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Fringillidae |
科中文名 | 雀科 |
学名 | Calcarius lapponicus coloratus Ridgway, 1898 |
中文名 | 东北亚种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大型鹀类,多在地上活动,后趾爪特长;雄鸟的头、喉和胸呈黑色。 |
形态描述 | 形态 (据东北亚种) 雄性成鸟(冬羽):眉纹沙黄色;眼先乳白色,有些标本栗黄;耳羽前半沙黄,后部黑色,一个白色块斑紧接其后;头部黑色,多由黄白和栗色羽尖所掩盖;颈侧栗赤色,具黄白色羽端;肩、背、腰和尾上覆羽杂以栗、黄和黑色,各羽中央黑色,而羽缘栗色或黄白;尾羽黑褐,具黄白色羽缘,最外一对尾羽的外翈和部分内翈具有一黄白色楔形斑,次对尾羽仅在内翈有一小黄白色楔形斑;翼覆羽黑色,小覆羽尖端和羽缘黄白色,中覆羽黄白沾栗色,大覆羽具栗褐色宽缘;内侧次级飞羽与大覆羽同色,羽尖白色;小翼羽和初级覆羽黑褐色,有黄白色镶边,羽尖白色,外翈羽缘褐色,而最外侧飞羽羽缘近白色;颊、颏、喉及前颈均黑色,微被黄白色羽尖所掩盖;胸、腹和尾下覆羽黄白色;两胁具黑和栗褐色条纹;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 雄性成鸟(夏羽):头、颈、喉和胸侧均黑色;眉纹及颈侧白色;下颈及翕浓栗赤色,背部锈赤色发达,并具黑色纵斑;上胸黑,下体余部白色;两胁有纵斑。 雌性成鸟(冬羽):羽色与雄鸟相似,但较差淡;头部黑色部分呈褐色;各羽羽缘具宽的淡色缘;颏棕白色;颊侧有黑色斑;颧纹黑色;后颈棕色,前颈微具黑色条纹,喉和胸带棕褐色,下体乳白色,胁部条纹黑色,且宽而浓。 虹膜褐色;嘴黑色,尖端褐色;脚褐色,爪黑色。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8) 26—34 165—178 10—11 90—98 65—71 19—20 ♀♀(10) 27 168 10.5 90.0 67 19.5 (24—30) (164—172) (10—11) (88—93) (64—70) (19—20) |
分布信息 | 堪察加半岛和乌苏里斯克(双城子)。 ; 东北兴安岭、呼伦池、林西、哈尔滨、土门岭、长春、朝阳、辽东半岛,河北,江苏沙卫山岛,宜昌,成都(旅鸟、冬候鸟);甘肃西北部(迷鸟)。 ;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十四卷 雀形目(文鸟科、雀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