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Fringillidae |
科中文名 | 雀科 |
学名 | Emberiza aureola Pallas, 1773 |
中文名 | 黄胸鹀 |
俗名 | Yellow-breasted Bunting; 大麦黄(上海); 禾花雀(广东); 花椒子儿(东北); 黄鴠(河北、河南); 黄豆瓣; 黄肚囊; 老铁背儿; 骆驼背儿; 麦黄雀(武汉); 铜背儿;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额、头顶、头侧、颏及上喉均黑,翕及尾上覆羽栗褐;上体余部栗色;中覆羽白色,形成非常明显的白斑;颈胸部横贯栗褐色带;尾下覆羽几纯白;下体余部鲜黄色。 |
形态描述 | 形态 (东北亚种) 雄性成鸟(春羽):额、头顶、头侧、颏及上喉均黑;背、肩、腰及尾上覆羽红栗褐色;上背杂以黑纹和白色羽端;尾上覆羽褐色较暗而沾栗色;尾黑褐,羽缘较淡;最外侧一对的内翈具一宽的斜柱形白斑;次一对近羽端处有一狭小白斑。翅上小覆羽与背同色,中覆羽白,大覆羽外翈栗褐而具白端,内翈黑褐;初级覆羽和初级飞羽、次级飞羽概暗褐色,外缘以黄褐色;内侧次级飞羽黑沾褐色,具棕褐色宽缘;胸部横贯一条栗褐色带,似项圈状;下体余部黄色,向后渐淡,至尾下覆羽几为白色;两胁散有棕褐色纵纹,翼下覆羽及腋羽均白。 雌性成鸟(春羽):眼先、眼上及耳羽皮黄褐色,微沾暗褐;额、头顶栗褐,具淡皮黄色纵纹及宽的黑色羽干纹;颈侧、颈背淡灰褐色,微具细纹;背和肩黄褐,满布黑褐色粗纹;肩、腰及尾上覆羽栗色,具黑褐色羽干纹;尾似雄鸟;两翼亦如雄鸟,但小覆羽白色端斑较小,而沾棕;颏和喉近白;下体余部黄色,两胁杂以暗褐色细纹;尾下覆羽纯白。 雄性成鸟(秋羽):眼先和颊杂以赭和黑色;眉纹黄色;上体近似春羽,但栗色被淡棕黄色所遮盖;颏、喉转为黄色;胸带为葡萄色羽尖所遮盖;其他部分与春羽近似。 雌性成鸟(秋羽):自额至背均棕褐色,满杂以黑褐色纵纹;上体除腰外无栗色;翅上白色均沾棕,春羽差淡更为不著;耳羽橄榄褐色,上下缘较暗;下体硫黄色,胸具隐约的褐纹。 幼鸟:羽色与雌鸟相似,但上体羽色较淡,呈砂褐色;下体为沾绿的黄色,胸皮胁具狭细的黑褐色纵纹。 虹膜褐色;上嘴黑褐,下嘴较淡,有的为乳白色;脚暗肉色或暗棕色。 量衡度:(注:见图1)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10) 22.5 150 11.5 74 57.5 19 (20—25) (142—158) (11—12) (70—78) (55--60) (19—20) ♀♀(10) 21.5 150 11.5 73 54 19.5 (19—24) (145—155) (11—12) (71—75) (51—57) (19—20)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黄胸鹀栖息于平原、草原、高原、林区及开阔地区,也栖于沿湖沼、河流的草甸灌丛中,生境十分复杂,但绝不进入郁林。鸣声有几种,常听到的是di?u di?u d id i,di?u di?u d i d i……”,在空中飞行时有一种叫声似“g i,g i”。春季迁来后,一直鸣唱到7月间,最初是在树上或小灌木上歌唱,繁殖期多站立巢附近的高草梢上从早一直到下午,有多阵鸣唱。 黄胸鹀的食性,在繁殖期主要以动物性食物为主,据1974年7月末在内蒙古额左旗猎获的6号标本剖胃分析,除一胃为昆虫幼虫和少量草子外,其余全部是昆虫幼虫和成虫,其中有鳞翅目幼虫鞘翅目、双翅目、直翅目及同翅目等昆虫,有时也吃蜘蛛。育雏期主要吃鳞翅目幼虫(占39.7%)。迁徙时则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经剖胃分析有稻、麦、谷子和高梁等。 黄胸鹀繁殖在北纬40°以北,越冬在北纬20°以南,因此一年内有春秋两次南北往返的迁徙,途经我国沿海各省和湖北、湖南、广西等地。春季约在4月前后开始由越冬区向繁殖区迁徙。迁徙时结群飞行。据贾相刚(1961)和1959年在武汉观察,4月17日开始到达武汉南湖一带,最初是4—5只的小群;5月上旬数量最多,常见到500—1000只的大群;在麦田集中的地区有时见到2OOO一10000只的大群。5月15日后逐渐减少,至25日则在田间不复再见。春季路过武汉的前后延续时间为50天左右。在北京5月6日,开始见到,5月中旬数量最多,下旬数量渐少,6月初仅见到10余只的小群。在东北沈阳、辽中一带,4月下旬出现,5月初可遇小群,5月中旬是结成大群的季节,6月初分散。到达吉林一带的时间与沈阳大致相同,一般稍迟。然后指名亚种继续北上,而东北亚种在辽宁则分散到沈阳西效和辽中交界处,在吉林绝大部分分散到陶赖昭、大赉、镇赉、白城西部及洮儿河一带,在黑龙江则分散到帽儿山和兴安岭繁殖。仅就在吉林省的繁殖情况详述如下。 黄胸鹀繁殖期为5—7月间。5月初迁到吉林时,大群飞来,不久即分散、配对。营巢于草丛中或塔头墩子上。在白城地区洮儿河沿岸及镇赉西部广阔草原中,所见之巢,多位于地势较高的斜坡上羊草丛地面的凹陷处,极为隐蔽,很难发现。仅由雌鸟筑巢,历经4—5天。巢呈碗状,底部及外壁由粗草茎、草叶构成,巢内壁由细草茎及少量马尾等兽毛构成。巢大小(8巢)为,外径8.5cm×11.0cm,内径6.5cm×8.4cm,高4.5—7.0cm,深3.5—5.0cm。又据郑光美1958年6月15日在陶赖昭发现5巢,均在路边草甸的地面上,由草茎编成,内垫细草茎。巢外径9.5cm×9—10cm,内径5.5—6cm×6—7cm,深3.5—4.0、高5—5.5 cm。每窝4—5枚卵,以4枚者为多,卵重(19)平均为2.2g,大小18.2—20.7mm×14.6—16.2mm。卵呈灰绿色,上具褐色斑点。雌雄均孵化,孵化期12—13天。双亲共同育雏,留巢期11天。雏鸟离巢前,体重1 7.2g,卵齿尚存。雏鸟体重增长曲线近似“S”形,拟合 Logistic 转换方程(Reclefs,1967),其中渐近线为17.5g,拐点3.9天,增长率为0.607,其体重月增长量平均为1.5g。雏鸟体重增长的 Logistic 方程: 年产一窝,繁殖力为1.2只/(对?年)。 秋季首先开始进行家族群或游荡,多活动于灌丛,秋后形成较大的混合群,其中有赤胸鹀及少数灰头鹀,然后便开始南迁。 |
分布信息 | 北欧至西伯利亚,日本北部,冬季在印度等地。 ; 东北兴安岭和长白山区(繁殖鸟),河北,湖北,陕西,江苏,福建,云南南部和西部,广东(旅鸟)及海南(冬候鸟)等地。 ;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本种计有2个亚种,均分布于我国。 |
经济价值 | 经济意义 黄胸鹀在一年两次迁徙时,路经之地都有处于灌浆期的农作物,春季江南及河南有灌浆小麦,华北正值水稻育苗期,秧苗长到高约2—4cm,苗茎稻种既软又含有大量水分,都是它们取食的对象。秋季繁殖后南迁时,所经之处又正值稻、谷、黍和高粱等先后灌浆成熟期,又都是它们的主要食物,所以黄胸鹀对农作物的危害甚为严重,如天津胜芳人民公社1957年春季,有200亩水稻秧田被黄胸鹀危害后造成80%缺苗;秋季在4700多亩稻田中,每天需用300多人工进行驱赶。可见黄胸鹀确实为农业害鸟。此外,此鸟初到内蒙古呼伦贝尔时,正值该地松树播种时节,对出土树苗的危害严重。但在繁殖期又主要以昆虫为食,此时对草原、森林及农田也有一些益处。在广东一带每年冬季常大量捕捉,充当野味,实是化害为益的好办法。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十四卷 雀形目(文鸟科、雀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