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Fringillidae |
科中文名 | 雀科 |
学名 | Emberiza cia Linnaeus, 1766 |
中文名 | 灰眉岩鹀 |
俗名 | Rock Bunting; 灰眉雀(北名); 灰眉子;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眼先、颊和颧纹黑色,头顶两侧和耳羽黑或栗色;头顶余部、眉纹、颈、颏、喉及上胸蓝灰色;上体和下体概红褐色和淡红褐色。 |
形态描述 | 形态 (据华北亚种) 雄鸟(春羽):眼先和颧纹黑色;颊和耳羽蓝灰,其上缘有一宽阔栗色带,头顶两侧栗色带;头余部和颈侧、眉纹和胸均蓝灰色;上背砂褐,两肩转为栗红,羽具黑轴纹;下背,腰和尾上覆羽栗红色,后者羽缘发灰;中央尾羽砂褐,羽缘淡棕,外侧尾羽黑褐,最外侧二对尾羽具楔状白斑,最外一对白斑较大;小覆羽蓝灰;中覆羽黑色,尖端乳白形成翼上横斑;大覆羽黑色,外缘砂褐,羽端淡灰色;小翼羽和初级覆羽暗褐沾灰;两翼黑褐;具淡棕色羽缘;颏、喉、上胸和颈侧蓝灰,下体余部淡肉桂棕色,腹部中央浅淡;腋羽和翼下覆羽灰白色,羽基暗色。 雌鸟(春羽):与雄鸟相似,唯头顶多黑色纵纹,后颈淡灰沾褐;头顶两侧的深栗褐色较宽;下体的羽色均较雄鸟差淡。 雌和雄鸟的秋羽均较春羽浅淡。 幼鸟:头、后颈和上背土黄而沾栗褐,并具黑褐色纵纹;眼先淡灰;颏、喉及胸侧浅蓝灰色;下体余部土黄色,胸部多有褐色点斑;其余体羽似成鸟。 虹膜褐色;嘴紫黑色,下嘴除尖端外呈淡紫黑色;脚肉色。 量衡度(据郑作新等,1973):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9) 17—21 153—170 9.5—11.5 72.5—79.5 69—81 19—20.5 ♀♀(9) 17—20.5 143—157 9—11.5 68—76 64.5—76.5 18—20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栖息于海拔200—4000m间。据郑光美在北京附近的百花山进行数量统计得知,此鸟在海拔1100—1400m处为优势种,而在1000m以下就不多见;在青海玉树地区在3500—4000m处较多(李德浩)。此鹀的生境很广泛,常见于山麓、平原、丘陵及山地等处的灌木丛、草丛、耕地、森林林缘、河谷阶地或岩石等开阔地。寒冻季节见于山坡向阳地或平原地带。结群(3—8只)、单个或成对生活。冬季雪线下移时,无明显的季节性垂直迁移(陈毅峰,1987)。鸣声嘹亮而和谐,非常婉啭动听,尤其在繁殖期,雄鸟常在灌木顶端或岩石上不停地鸣唱。 灰眉岩鹀是杂食性鸟类。它在河北以各种草子和昆虫为食(据寿振黄);在秦岭,主要食物为麦粒、草子、植物杂片及少量鞘翅目昆虫(据郑作新,1973等);据李德浩等在玉树从5—10月,剖胃分析,食物以禾本科植物草子为主、占总食量的52.53%,次为昆虫占42.92%,此外为少量的青稞种子。食性随季节不同而有变化,5月初到中旬全食草子;5月中旬以后,即进入繁殖期时即开始食昆虫,直到9月,其中以6—8月所食昆虫量最大。 据陈毅峰等(1987)3—12月采集的标本,共解剖52胃作食性分析结果,全年多以禾本科、蓼科及其他杂草种子、草茎等植物为主要食物,个别的亦食小麦、青稞等农作物种子。至繁殖期(6—7月)则以鳞翅目幼虫,鞘翅目(虫甲)虫、直翅目蝗虫及膜翅目蚂蚊等为食,仅个别食草子。 贵州剖检的6胃中,见有鞘翅目昆虫5次及草子一次;在云南以浆果、草子、花芽和(虫甲)、蚂蚁等为食(昆明动物研究所)。 灰眉岩鹀的繁殖期为4—7月。在河北山地为5—7月,青海从4月下旬起始,而在祁连山冷龙岭北麓则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开始分散成对,进入繁殖期。即繁殖期的迟早。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 筑巢和产卵期最早为4月,最晚在6月,例如1972年4月14日曾在昆明动物研究所附近的山坡草丛中发现一巢,巢内已有5枚卵。1960年4月23日猎获的雌鸟,腹内已有卵。据李德浩等1963年4月29日在玉树小片柏树林缘的草丛中也曾发现一巢,巢呈杯形,其量度为:外径12.0、内径6.0、高8.0、深6.0cm。筑巢材料为干草、牛毛、鸟羽等。明显分为两层,外层为干草,较厚约4.0cm;内层为牛毛、鸟羽,厚约2.0cm,内具4卵。据郑光美1973年6月16日在北京百花山获得一巢。巢筑于山坡的杂草丛中。巢以禾本科及莎草科的干草编成,结构松散,内衬马毛。巢内径8.5cm×7.0cm、外径9.5cm×13.0cm,深4.0cm、高5.0cm。内有4雏。1974年7月8日又在该地发现一巢,巢址和巢材同上,内具4卵。又据张福群在河北赞皇县山嶂石岩观察,记载一巢,内径6.2cm×6.5cm,外径9.0cm×10.0cm,深4.5cm、高7.5cm,内具3卵。据寿振黄在河北东陵和小五台山采到的巢.仅由干草和细根组成而无羽毛等。 每窝产卵3—5枚,以4枚者为多。卵底色一般白色,也有浅蓝、灰蓝、浅绿或淡土黄色等,上具丝状斑纹,也有棒状、点状斑块,其底层呈浅紫蓝色,表层紫黑及暗红褐色,并多分布于卵的钝端及顶部。卵之大小为19—21mm×15—15.5mm,卵重为2.2—2.5g。据陈毅峰等(1987)10枚卵平均大小为21. 9(20一23.5)mm×16.1(15—17)mm,重3.18(2.8—3.5)g。 仅由雌鸟孵卵,雄鸟少有在巢前伴护。孵化期11—12天,孵化温度基本维持在37.5℃左右。3窝平均孵化率为80.6%。繁殖力为1.33只/(对?年)。 雌雄鸟都参与育雏,全天无明显的喂食高峰,一般为2次/小时,最多为4次/小时;日活动达13小时。雏鸟留巢期约12天。对离巢后的幼鸟,其雌雄亲鸟均在其旁的树枝上守护且饲喂。 此鸟繁殖期的天敌有雀鹰(Accipiter nisus)、大嘴乌鸦(Corvus macrochynchos)及双斑锦蛇(Elaphe bimaculata)(陈毅峰等,1987)。 在华东6月见有已长羽的雏鸟,在青海玉树却在8月采到幼鸟。 秋后,此鹀多数还在繁殖地越冬,或进行垂直迁徙到山脚平原以避寒冷,少数仍有南迁越冬现象,如云南亚种冬季见于缅甸北部。 |
分布信息 | 俄罗斯,蒙古,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地。; 广布于东北西南部赤峰,河北北部,内蒙古西部,青海,山西北部,陕西秦岭,宁夏,甘肃大部,湖北西部以及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等地。; |
分类学讨论 | 分类讨论 本种的亚种颇多,但许多学者对亚种分法上意见不一致,La Touche(1923)将四川松潘的标本定为一新亚种,称为四川亚种 E.c.styani。Vaurie(1956)认为styani是华北亚种E.c.omissa的同物异名。郑作新(1973)在对比四川和云南各地标本后,认为styani同omis-sa的量度和羽色均显著有别,确认styani应当成立,且四川境内各亚种的分布范围又互不重叠。国内8个亚种中,在四川境内繁殖的4个亚种,在新疆2个亚种,在青海、甘肃各1个亚种,在西藏西部1个亚种。从国内8个亚种的繁殖分布范围都互不重叠。styani仅分布于四川北部松潘、马尔康和茂汶一带;华北亚种E.c.omissa从秦岭向西至四川盆地边缘,西南亚种E.c.yunna-nensis分布于四川西南部和云南;青藏亚种E.c.khamensis分布于四川西部及云南西北隅。分布新疆的2个亚种,在分布范围上也互不重叠,如北疆亚种E.c.par,分布于新疆北部阿勒泰、富蕴;新疆亚种E.c.decolorata,分布新疆西部喀什、莎车、阿克苏、天山及新疆西南部和田、东部哈密。还有分布于青海东部、东南部及甘肃西北部、西部、西南和东南部的甘青亚种E.c.godlewskii和分布于西藏阿里地区的阿里亚种E.c.stra-cheyi。国内8个亚种在羽色上也有显著区别。北疆亚种E.c.par与国内其他亚种不同,其明显区别在于头顶两侧和颊部均满沾黑色,背部富于褐色。而与北疆亚种最相近似的阿里亚种E.c.stracheyi头顶白纹较淡,上体较暗,更富于桂肉红色,颏、喉近灰白色E.c.par与分布新疆中、西部的新疆亚种E.c.decolorata的区别在于头顶两侧及耳羽为栗红色,但上体和下体棕色及灰色较淡,又有别于其他亚种。其余5个亚种,虽头顶两侧及颊部栗红色与新疆亚种E.c.decolorata相似,但背部颜色和腹部羽色,也各有不同。西南亚种E.c.yunnanensis是所有亚种中羽色最浓暗的,背部更棕红,腹部也棕红;其次青藏亚种E.c.khamensis,羽色较暗,背上纵纹亦较多,且羽缘栗黄色;华北亚种E.c.omissa羽色介于khamensis和yunnanensis之间,上背羽缘浅棕,腹部棕色;四川亚种 E.c.styani 与 omissa 相似,但背部黑纹较粗著,腹部为鲜栗红色;甘青亚种E.c.godlewskii上下体棕色与灰色较 E.c.decolorata为深,为桂色,而有别于新疆亚种 E.c.decolorata 的淡红褐至沙棕色。 亚种分化 本种计有11个亚种,其中8个亚种分布于我国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十四卷 雀形目(文鸟科、雀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