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Fringillidae |
科中文名 | 雀科 |
学名 | Emberiza fucata Pallas, 1776 |
中文名 | 赤胸鹀 |
俗名 | Grey-headed Bunting; 赤脸雀(吉林地方名); 高梁颏儿(沈阳);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颊具明显栗色块斑;胸部具项圈式黑色条纹;下体黄白色。 |
形态描述 | 形态 (据指名亚种) 雄性成鸟(春羽):额、头顶、上颈及后颈绝大部分和颈侧灰色,沿羽干具宽黑色纹;眼先、围眼和窄眉纹白色;颊淡牛皮黄,具黑色点斑;耳羽栗色;上背淡栗褐色,具黑色宽纹,肩羽栗色,具黑色羽干纹;下背和腰淡栗色;尾上覆羽淡褐色,具黑色羽干纹;尾羽黑褐色,中央一对尾羽内翈宽并缘以灰褐色,外翈外缘以窄的淡皮黄色,最外一对尾羽内翈具白色楔形斑,外翈全白,次外对尾羽具小的白色端斑;小覆羽栗色,中覆羽,大覆羽和最内侧次级飞羽深黑褐色,均具深栗褐色宽缘;小翼羽和初级覆羽暗褐;次级飞羽和初级飞羽褐色,除前两枚初级飞羽具窄的白色银边外,其余均缘以栗色;颏、喉和胸皮黄白色,喉侧具黑色颧纹,并与由沿喉基一条或宽或窄的深黑色带状点斑相连,胸具一条栗色横斑;黑色观纹由颊、耳羽并向后延伸的皮黄白色条纹;下体余部皮黄白色,胁染栗皮黄色,具黑褐色条纹;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具弱黄暗色。换羽后上体,尤其头部纯皮黄色。 雌鸟:上体羽毛浓褐,镶以皮黄栗色羽缘;栗色胸带斑不很显著;胸部黑色点斑小而模糊。 幼鸟:上体和下体纯皮黄,胸和颧部具黑色条纹。 虹膜褐色,嘴褐色,下嘴基部肉色;脚肉色。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10) 24.5 151 11 73 64 21 (22—27) (144—158) (10—12) (70—76) (60--68) (20—22) ♀♀(8) 20.5—25 145—155 10—12 68—74 58—65 20—22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赤胸鹀是开阔地区露天景观的鹀类,喜栖于低山区或半山区的河谷沿岸草甸,森林迹地形成的湿草甸或草甸加杂稀疏的灌丛,而不深入于高山郁林间。在迁徙途中和越冬地多在平原低地的荆棘、小树或高草上活动,同时也到村边、苗圃和农田中。繁殖期成对生活,迁徙时结群飞行,并常和其他鹀类混群,但在越冬地多分散地单个活动,尤以田地垅沟中较多,不易发现。性不大怯疑,除非极其接近时才飞离。在地上或草丛与灌丛中觅食。食物随季节和地区而异:春季以各种杂草子为主;繁殖期以昆虫及其幼虫、蠕虫及水生动物最多;秋季食物多次见有小米、高粱等谷物;冬季而以树木种子和草子为多。育雏期索颈观察41次,其中鳞翅目昆虫占48.8%,其次是直翅目和鞘翅目昆虫,亦有少量膜翅目昆虫和蜘蛛等。 赤胸鹀在东北地区的繁殖期为5—7月,每年春季来到沈阳、长白山区和哈尔滨帽儿山等繁殖区的时间均在5月间,并随着气候变化,有早有迟。迁来不久(3—5天)很快就配成对。这时雄鸟鸣唱强烈,鸣时多站在高草枝端或小灌木尖上,随风摇晃着不停地歌唱。鸣声不大响亮而微带颤音,曲调较粗糙。我们5—6月在安图县大甸子、头道白河和珲春兰家岗子等地都能同时听到很多雄鸟一齐鸣叫,有时夜间还会听到数阵叫声。但在冬季越冬地仅能听到它的“ji,ji”声。 我们于1963—1964年6月中旬在二道白河水田屯附近发现5巢,其中2个在沼泽草甸的塔头草上,2个在草丛地上天然凹坑中,1个在渠道附近的紫色忍冬丛中。巢呈碗状。其大小:外径8.4cm—12.0cm、内径5.5—7.8cm、高7.0—8.0cm、深5.0—6.0cm。巢材全为干草,内垫须根和草叶等。 1981年在松江共发现40个巢,多于黑喉石(即鸟)共栖一地。其中37个在沼泽草甸中,3巢在夹杂以苔草的柳丛中。巢置于苔草塔头上面或侧面自然小坑穴中。仅由雌鸟营巢,历经4—5天,个别者8天,巢(15个)大小:外径7.5—12.0cm、内径5.0—7.5cm、高6.9—9.Ocm、深4.0—6.0cm。巢外壁主要为禾本科草茎,少量蒿草、榛叶、柳叶,内壁为莎草科茎叶,内垫以少量兽毛、鸟羽及亚洲发衣。 巢筑完立即或隔一天开始产卵。一般年产一窝个别两窝。每窝产卵4—6枚,以5枚较多。卵(52枚)大小平均为19.5(18.0一21.8)mm×15.3(14.4—17.2)mm.重2.47(2.0一3.0)g。卵呈椭圆形,浅蛋清色,上布满烟褐色小斑点,钝端稍密,同窝卵色一致,不同产卵期卵色稍有变化。雌鸟孵卵,孵化期12—13天;孵化率(20巢)为90.9%。 两性均育雏每天从早4点到19点左右止,据7.5日龄的一窝4雏的亲鸟育雏观察,全天共喂220次,其中雄鸟喂55次,雌鸟喂165次。雏鸟留巢期10—11天,受惊动可提前离巢。 雏鸟体重增长曲线拟合 logistic 转换方程,所得参数:渐近线16.9g,增长率(K)为0.595,拐点3.6天,其体重增长方程: 离巢后的幼鸟先在亲鸟的带领下,在巢周围活动3—5天,而后随亲鸟在沼泽草甸附近的灌丛、耕地等处活动2—3周。它们常和黄胸鹀、黑眉苇莺 Acrocephalus bistrigiceps、黑喉石(即鸟)、Saxicola torqwata 和灰头鹀等在打谷场等食物丰富的地方形成混合群。8月末赤胸鹀开始以单种形式南迁。 有时10月初还可见到少数个体。赤胸鹀大多数是沿海岸南迁,而在河北内地经过的颇少(寿振黄)。再者秋末经过河南南迁的数量也不多。我们于74年冬季在南京地区观察仅见少数赤胸鹀在丘陵地区和苗圃中越冬。据La Touche 在4—5月在福建西北采到成鸟,而在10月采到幼鸟。 |
分布信息 | 见于俄罗斯东南部,日本,朝鲜半岛,缅甸和印度。; 在我国从东北,经沿海至华南,包括台湾和海南以及四川和贵州等省区。; |
分类学讨论 | 分类讨论 将采自长白山的指名亚种标本与秦岭的西南亚种及福建的挂墩亚种对比后,看出三个亚种体形大小不一:长白山的最大,秦岭的适中,而福建的最小。在羽色上也不同;长白山的背部集红褐色较淡,秦岭的栗红褐色暗浓,而福建的则介于二者之间。 亚种分化 本种共分三个亚种,均分布于我国。 |
经济价值 | 经济意义 赤胸鹀既食去大量杂草种子又消灭不少草甸的害虫,有一定的益处,但秋季也吃些谷物,由于它们到农作区的时间和频率都很少,因而危害不大。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十四卷 雀形目(文鸟科、雀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