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Fringillidae |
科中文名 | 雀科 |
学名 | Emberiza leucocephala Gmelin, 1770 |
中文名 | 白头鹀 |
俗名 | Pine Bunting;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头顶黄褐杂以栗褐色羽干纹,头正中有一不很明显的白色块斑,眉纹土黄,耳羽土褐,胸部具显著纵纹。 |
形态描述 | 形态(据指名亚种) 雄鸟(冬羽):头顶黄褐杂以栗褐色羽干纹,头的正中有一不十分明显的白色块斑;眉纹土黄,耳羽土褐色;肩、背红褐色,具较宽的黄褐色羽缘及黑褐色轴纹;腰及尾上覆羽淡栗,羽缘土黄色;两翼黑褐,小覆羽褐色,中和大覆羽黑褐;内侧次级飞羽有宽阔红褐色羽缘,外侧初级飞羽则具较狭的土黄色边缘;尾羽黑褐,中央尾羽镶以红褐色羽缘,外侧两对尾羽具楔状白斑;颏栗色,羽端土黄,喉中央有一白色块斑;胸及上腹栗色,杂以土黄色羽缘,上胸栗色之前有一圈褐色点斑;胁白缀以栗纹,下体余部白色;尾下覆羽白而具暗褐色羽干纹;腋羽白,中央污暗并常沾黄。 雌鸟(冬羽):上体与雄鸟相似,但较暗,下体栗色不如雄鸟鲜亮。 雌性成鸟(春羽):头顶和上颈,从上嘴基部到耳羽后有一条宽阔条纹,头侧一个点斑及上胸一个新月形点斑全为白色;耳羽上下有两个点斑为黑色;头侧余部、颏和喉为栗红色;围绕头顶和上颈白色部分,在额部相接的宽阔冠纹为黑色带灰;上颈的两侧各有一黑色点斑;后颈和翕羽浅栗色,后者具黑色羽干纹;下背、腰及尾上覆羽鲜浅栗红色;尾羽暗褐色,中央一对较浅,且具宽的浅栗红色缘,最外一对白色,仅在沿羽干尖端有一褐色条纹和在内翈基部有一褐色楔形斑,次外对尾羽有一白色楔形斑,占据整个尖端达35mm;小覆羽灰色,基部褐色,缘以栗红色;余翼覆羽及内侧次级飞羽黑色,具宽的栗红色缘和淡栗色先端;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暗褐色,后者有栗红色窄边,前5枚初级飞羽边沿白色,余者同次级飞羽;翅缘、翼下覆羽、腹部及尾下覆羽白色,后者有栗红色羽轴;胸和胁部栗红色,缘以白色。翼下覆羽污白,腋羽与胁同色。 秋羽:上体和喉有一种淡灰白色边沿,头顶羽具灰皮黄色尖端,中间暗褐,几乎均隐匿于白色冠下。 雌鸟(春羽):头部和翕部栗皮黄色,具细密的暗褐色条纹;颈部条纹栗色;上体余部似雄鸟;喉白,多少具黑褐色条纹和白色或黑色颧纹;头侧淡栗褐色;胸和胁淡赤褐色,具暗褐色条纹。 雄性幼鸟:头顶条纹浓著,喉部栗色,和胸部一样具浓密的暗褐色条纹;余部羽毛和雌鸟相似。 虹膜暗褐;嘴角褐色,下嘴较淡;脚肉色。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3) 29,29.5,30 171,172,173 9,9.5,10.3 92.3,93,94 87,92,95 19.5,21,23 ♀(1) 26 170 10 94 84 20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白头鹀在平原十分普遍,特别是在冬季,如在北京城郊到处都可见到;在村旁、公园、河边的白杨及柳树上,稀疏的灌木上,篱笆上都见有。据调查繁殖期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海拉尔、大兴安岭一带很普遍,数量亦很多。据寿振黄(1936),见于丘陵及高山上。我们1974年8月和1984年7月初,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额左旗和漠河,见到成家族群活动于草甸灌丛中。在新疆见于青山山麓海拔200m草丛中(据郑光美)。 在北京冬季所见大都成群活动,少者10余只,多者达30余只。在山西省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每年10月上旬迁来,4月中旬迁出,栖息于低山至亚高山草甸带(刘焕金等,1985)。鸣声似其他鹀类,为“chi chi”声。且多在起飞和隐伏时鸣叫。6月末至7月上旬繁殖期中,鸣啭最盛,多在树上及电线上歌唱。 食物以植物性为主,且多是杂草种子,在东北,杂草种子占全年食物的75%,其中也包括一些谷、粟、燕麦等。也吃一些昆虫,特别在夏天,以大量昆虫喂雏,其中有鞘翅目、双翅目、直翅目、半翅目等昆虫及其幼虫,也吃些蜘蛛等(据寿振黄1940)。在山西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冬季食物组成中,植物性占97.6%,动物性占2.4%(一种蚂蚁)(刘焕金等,1985) 。 年产两窝。据郑光美1975年7月2日在新疆天山菊花公南坡(海拔7000m,坡度40°)采到一巢。巢筑于地面,巢缘与地表平齐,置于菊科植物为主的草丛中。附近杂草高约20cm,巢隐蔽很好。 巢以干草茎编成,内衬马毛,编织坚实,外壁编人少量鲜草。巢内径6cm×6.5cm、外径13cm×14cm,深4cm、高6cm。巢内有4卵。呈淡紫色,有的带淡玫瑰色,上具灰色带斑和灰褐色斑和小斑点。卵的大小为20.2mm×15.2mm,20.lmm×15.2mm,20.6mm×15.6mm,20mm×15.3mm;重2.5—2.6g。 雌鸟孵卵,孵化期约14天左右。秋季,部分由俄罗斯及兴安岭的白头鹀南迁到华北、内蒙古及华东沿海一带越冬,也有部分鸟迁至朝鲜半岛和日本。 |
分布信息 | 东北北部、中部和南部,内蒙古东北部兴安岭,华北至陕西南部,宁夏贺兰山,甘肃,青海及新疆天山等地。 ; 俄罗斯西伯利亚,阿富汗,巴基斯坦,蒙古及朝鲜等地。 ;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此种共有两个亚种,均见于我国。 |
经济价值 | 经济意义 由于终年主要以杂草种子及各种昆虫为食,当为益鸟,应当禁止捕猎。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十四卷 雀形目(文鸟科、雀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