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Fringillidae |
科中文名 | 雀科 |
学名 | Emberiza pallasi Cabanis, 1851 |
中文名 | 苇鹀 |
引证 | Cynchramus pallasi Cabanis,1851,Mus. Hein.1:130(模式产地:西伯利亚的Transbaikoe Regien).; |
俗名 | Pallas's Reed Bunting; 山家雀儿(东北); 山苇容;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体型和羽色颇似红颈苇鹀,但雄鸟后颈有白领;前颊黑;腰和尾上覆羽均灰,肩羽黑而外翈白;雌鸟有眉纹,前颊白色。 |
形态描述 | 形态 (据东北亚种) 雄性成鸟(春羽):头顶、颊和耳羽均黑色,头顶的羽缘黄色;后颈具一白色横带,联接颈侧和颊部形成颈圈;背、肩羽黑色,羽缘白色,羽端沾牛皮黄色;腰和尾上覆羽浅灰色,前者具黑色羽干纹,后者的羽干纹褐色;翼上覆羽一般黑褐色,而小覆羽灰褐色,具淡黄褐色羽缘,中、大覆羽和内侧次级飞羽的羽缘栗黄,外翈沙黄;小翼羽和初级覆羽暗褐,羽缘灰白;飞羽暗褐,外缘赤褐色;尾羽黑褐,具褐白色羽缘,中央一对尾羽羽缘具黄白色外缘,最外一对尾羽具楔形白斑,从内翈先端斜贯外翈中部,直达近基部;次对尾羽的白斑仅在内翈先端和外翈先端1/2处,部分标本的外翈白色部分较小。颏、喉和上胸中央黑色,前者有白色羽端;下体余部白色,胸侧沾淡栗灰,两胁沾赤褐色,纵纹不著。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 雄性成鸟(秋羽):通体具宽阔的沙黄色羽缘和羽端,故头、颏和喉呈沙褐色,白色颈圈则被沙黄色所掩盖;背和肩栗黄,杂以栗褐色羽干斑;腰和尾上覆羽浅沙黄色,有时杂有不显明的黑色羽干斑;小覆羽褐灰,羽端稍沾沙黄色;飞羽暗褐,羽缘沙黄;尾羽黑褐,羽缘沾栗黄色;下体白沾沙褐色。 雌性成鸟(春羽):额、头顶黑褐色,羽缘沙黄;眉纹黄白色;头侧栗褐;背、肩羽暗褐,羽缘栗色;腰和尾上覆羽浅沙黄色;一簇暗褐条纹围绕喉部;胸、胁和尾下覆羽沾沙黄色,两胁并有褐色条纹;腹部中央白色;其他部分和雄羽相似。 雌性成鸟(秋羽):头顶、颊和耳羽栗黄,羽基黑褐;眉纹棕白,颈圈不显;背、肩羽栗褐色,杂以黑色羽干纹;腰和尾上覆羽棕灰,杂以锈褐色斑纹;颏棕白,颏侧有滴状黑褐色斑纹;下体污白,羽缘沾棕,喉侧和前胸有锈褐色斑纹,体侧有褐色纵纹。 虹膜褐色;上嘴黑褐,下嘴带黄色;脚肉色,爪黑。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6) 11—15 134—147 8—9 66—72 61—70 17—18 ♀♀(5) 11—14 130—141 8—9 65—70 62—68 18—19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苇鹀是我国北方和沿海常见的旅鸟,其生活环境颇为广泛,季节不同也有差异。春季常在平原沼泽地和沿溪的柳丛以及芦苇中;秋冬季多在丘陵、低山区的平坦台地,地上有丰富的枯草并散布着比较密集而带刺的灌丛和平原荒地的稀疏小树上,但不进入大的郁林中。秋季9月由北迁到我国,出现于东北各地,常成小群一直保持到冬春,尤以严冬、早春的数量最多。大部分到长江下游和福建越冬。性极活泼,常在草丛或灌丛中反复起落飞翔,不畏人,除非很接近时才飞离。活动时伴随着叫声,在起飞时发出似“jie”的单音节叫声,栖息时,常发出两个音节的“jie,jie”声,似麻雀的叫声而较娇细。 常在地面或在树枝上觅食。其食物在东北地区主要是芦苇种子,杂草种子,也有越冬昆虫、虫卵及少量谷物。在河北主要为昆虫及其幼虫(寿振黄)。 苇鹀不在我国繁殖。至于以前有关此鸟在东北兴安岭、札兰屯繁殖和少数在河北为留鸟之说,尚有待进一步证实。 |
分布信息 | 东北,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和福建。 ; 俄罗斯和朝鲜。; |
分类学讨论 | 分类讨论 过去 Sharp (1888)和 Hartert (1904)等曾把 E.p.polaris 称为 E.s.minor,但据 Dementive 及 Vaurie(1956),minor 实应为芦鹀 E.schoeniclus 的一亚种,而非苇鹀 E.pallasi。郑作新(1973)对比二者标本,E.s.minor 的小覆羽及翈基部为暗灰褐色,外翈及内翈的末段为栗色,而 E.p.polaris 小覆羽为灰褐而无栗色。 亚种分化 本种共计有3个亚种,国内见有2个 |
经济价值 | 经济意义 此鸟在我国的居留时间较长,数量也多,每年能吃掉大量杂草种子和昆虫以及越冬的虫卵等,又有利于农业,应加以保护。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十四卷 雀形目(文鸟科、雀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