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Fringillidae |
科中文名 | 雀科 |
学名 | Emberiza siemsseni Martens, 1906 |
中文名 | 蓝鹀 |
引证 | Junco siemsseni Martens,1906,Orn.Monatsb.14:192(模式产地:福建挂墩).; |
俗名 | Blue Bunting; 蓝雀儿(地方名);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体型和羽色颇似灰鹀,但雄鸟通体为石板灰蓝,而非烟石板灰色;雌鸟大都深棕以至橄榄褐色;雌雄鸟的尾羽仅最外侧一对具白斑,和其他鹀类不同。 |
形态描述 | 形态 雄性成鸟:通体石板灰蓝;胁羽、下腹和尾下覆羽纯白;飞羽黑色,有蓝灰色羽缘,内侧飞羽内翈基段有白斑;尾羽黑色,羽缘灰蓝色,最外侧一对尾羽从内翈先端向下延伸,越过羽轴直达外翈基部有一长形弧状白斑;腋羽白色。 雌性成鸟:头、颈及上胸棕黄色;上背棕褐,具暗褐色羽干纹;下背、腰、尾上覆羽均石板灰色,羽缘棕褐;飞羽褐色,翼上覆羽和飞羽均有棕褐色羽缘;尾羽灰褐色,羽缘色浅,最外侧尾羽有细长的白斑;胸和两胁棕褐色;腹和尾下覆羽白色;腋羽白;翼下覆羽褐色。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肉黄色。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5) 14—16 128—133 8—11 69—71.5 53—56 19—20 ♀♀(3) 15,15,16 116,121,129 9,10,10 65,66,69 55,57,58 18,19,20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蓝鹀为高山森林鸟类,在秦岭见于海拔500—1800m以上的高山森林灌丛中,峨眉山500—1800m处均可见到,而大巴山见于1935—3000m,为高山针叶林的典型鸟类。此鸟一般多单独活动,有时也结成小群。据郑作新等(1973)在秦岭剖检鸟胃的结果,食物为鞘翅目昆虫和杂草种子等。 |
分布信息 | 蓝鹀为我国特有鸟类,分布狭窄,见于甘肃南部(4月),陕西秦岭,安徽黄山(10月),四川万源、峨眉山(繁殖鸟),贵州赤水,福建西北部(留鸟)及广东北部(1月)。 ; |
经济价值 | 经济意义 此鸟虽为我国特产,但为高山鸟类,分布狭窄,数量稀少,且对于食性的研究不够,故目前经济意义不详。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十四卷 雀形目(文鸟科、雀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