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Fringillidae |
科中文名 | 雀科 |
学名 | Carduelis flammea (Linnaeus, 1758) |
中文名 | 白腰朱顶雀 |
引证 | Fringilla flammea Linnaeus 1758,Syst.Nat.ed.10,1:182(模式产地:瑞典).; Fringilla linaria Linnaeus 1758,Syst.Nat.10,p.182. ; |
俗名 | (贝宁)点红(华北); Common Redpoll; 苏雀(东北);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体型似黄雀,但体羽多斑纹,尤以胁部浓重;头顶玫瑰红色,腰淡粉色,翼斑白色;雌鸟似雄鸟,但无粉红色。 |
形态描述 | 形态 (据指名亚种) 雄性成鸟:额基、鼻羽及眼先乌暗,眉纹乳白沾褐,眼下纹乳白色;耳区和颊淡褐,着有玫瑰红色,尖端灰白;额和头顶亮玫瑰红色;后头和颈,背和肩淡褐色,具黑褐色轴纹,后颈和颈侧条纹较淡;腰灰白,具黑褐色条纹,并微沾玫瑰色;尾上覆羽暗褐,具灰白色边缘;小覆羽淡褐;中覆羽和大覆羽乌黑,边缘淡褐,先端沙牛皮黄色或乳白色,形成翼上双斑;小翼羽和初级覆羽乌黑色,边沿灰褐;飞羽亦乌黑,边缘亦灰褐,次级飞羽具淡褐色边,所有飞羽尖端发白,三级飞羽外翈先端白色更宽;尾羽暗褐,羽缘淡褐,内翈具白色斑,此斑由中央尾羽向两侧尾羽逐渐增大;颏黑;喉和胸玫瑰粉色,缘以灰白色;腹部白色,微具粉色;体侧和胁乳牛皮黄色,微沾淡褐和黑褐色条纹,胁部条纹更宽;尾下覆羽白色,长者具黑色轴纹;翼下覆羽和腋羽白色,羽基灰褐色。 雌性成鸟:和雄鸟相似,但喉、胸和腰无红色;颏和上胸中部黑色,下体余部白色,体侧具黑色条纹。 幼鸟:与雌性成鸟相似,但头顶无红色,与背色相同,具白色条纹;腰比背更淡,杂以白色;翼覆羽具沙牛皮黄色的宽尖,形成两道显明的翼斑;喉部无黑色;下体余部白色,腹部沾黄,胸和两胁具黑色宽的斑纹。 虹膜褐色,嘴黄褐,先端黑褐;脚黑褐色。 量衡度:(注:见图1)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12) 14.3 134.5 10 76 56.5 14.3 (12.5--16) (128—141) (9—11) (73--79) (54--59) (13.5--15) ♀♀(12) 13.5 129.5 9.5 72.5 55.5 14 (12—15) (124—135) (9--10) (69—76) (53--58) (13—15)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白腰朱顶雀栖息于溪边丛生柳林、沼泽化的多草疏林内和栎、榆等幼林中;在游荡和迁徙时,也见于各种乔木杂林和林缘的农田及果园中。结群生活,由十数只到数百只组成。性不畏人,取食或选择巢对时,人距它很近时方飞去。常一鸟先飞,群鸟随而紧跟,吉林省猎鸟者多利用这种习性,一次可捕到很多只。叫声是一种独特的“chuch-uch-uch—uch"或“chut-ut-ut-ut”的金属声,其基音从柔和到刺耳地变化着;还有一种哀伤的“teu-teu-teu-teu”和“tooee”的叫声;惊叫声是一种尖锐、刺耳的“eeeeze”音调。 食物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据我们在吉林省多年的剖胃观察,冬季以蒿类种子和其他杂草子最多,特别是大雪封山时,常飞落在草尖处,有时还以倒攀姿式啄食果实;有的到山区散居住户的柴堆腐木上啄食越冬的昆虫和蜘蛛等,或在路边拣食遗物。春季多以嫩叶为食,也有鞘翅目等小形昆虫;在秋季解剖的鸟胃中多次见有高粱、小米和荞麦等谷物。据寿振黄(1936),此鸟在河北省吃食大量种子和一些昆虫。 白腰朱顶雀在北欧、俄罗斯及北美等地繁殖。每年9月末或10月初迁到我国东北,其中一部分留在长白山区越冬,虽在零下30多度,仍很活跃,至翌年3月末或4月初离去;其余大部分鸟经东北南下,10月末到4月初见于河北。La Touche曾于1月间在山海关一带见到此鸟,并在秋季于沙威山岛和河北省沿海见到它们大批地迁徙。 |
分布信息 | 近北极地区,以北欧至加拿大,俄罗斯,日本和朝鲜半岛。; 东北、宁夏、永宁、新疆天山、华北和华东部分地区(旅鸟和冬候鸟)。 ;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它在古北区计有4个亚种;而分布于我国者仅有一亚种: |
经济价值 | 经济意义 白腰朱顶雀在东北秋季食谷物,显然有一定害处;但它们在各地食去大量杂草种子,蚜虫和小形鞘翅目昆虫等,也有一定益处,它还可饲为笼鸟供观赏。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十四卷 雀形目(文鸟科、雀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