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Fringillidae |
科中文名 | 雀科 |
学名 | Carpodacus vinaceus Verreaux, 1870 |
中文名 | 酒红朱雀 |
俗名 | Vinaceus Rosefinch;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雄鸟整体深朱红色,腰羽鲜红;眉纹和三级飞羽外翈先端为淡粉红色;雌鸟整体为深黄褐色,下体较淡;上体渲染橄榄色并具不明显的条纹,三级飞羽外翈先端为苍淡的皮黄色;眉纹不显。 |
形态描述 | 形态 (据指名亚种) 雄性成鸟:冠部深朱红色;上体一般为朱红色,下背和腰玫红色;尾上覆羽暗朱红色,尾羽黑色;矛状眉纹较显著,呈珠红色;眼先暗黑,耳羽深朱红色,微具不明显的黑色羽干纹;翼覆羽黑褐,具红棕色羽缘;小翼羽、初级覆羽和飞羽黑褐色,外缘红褐,内侧次级飞羽外翈具大型粉红色斑;体侧深朱红色,微具不明显黑色羽干纹;腹部呈稍淡的朱红色,具明显的黑色羽干纹;尾下覆羽黑色,尖端玫红色;翼下覆羽和腋羽烟褐色。 雌性成鸟:眉纹一般不显,少数具有不明显的黄白色眉纹;整体赭褐色,微具暗色条纹;下背和腰色纯,尾上覆羽与背同色;尾羽暗褐色,具赭褐色羽缘;翼覆羽和背同色,中、大覆羽先端较暗,小翼羽、初级覆羽及飞羽暗褐,外缘赭褐色,最内侧两枚飞羽外翈边缘黄白色;下体较差淡;颏、喉及上胸具暗色轴纹。 虹膜亮黄褐色或暗褐色;嘴褐色,基部及下嘴较淡;脚褐色。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10) 18.5 137 10.8 69.8 60.9 21 (17—20) (131—143) (10—11.5) (68.5—71) 58.5—63 20.5—21.5 ♀♀(5) 18.5—25 128—138 9.5—11 67—69.5 55.5—60 20—21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酒红朱雀栖息于海拔1000m以上的山林,秦岭见于1000m,在四川可见于2200—2500m间,台湾见于3000m以上,而在云南玉龙山可高达3400m。此鸟活动于灌丛和竹丛中,也常栖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有时也到高山针叶林中。酒红朱雀多单个或成小群活动,很少有大群的。雄鸟喜停在高树枝上或小树梢上,等雌鸟飞来即双双飞走。性怯疑,见人即飞去。叫声是一种有力的抽鞭声,音似“pwit”或“zieh”,有时连续重复几次,并且常常在歌声之前发出;还有一种细而高的基音“tip”和微弱的“tink”、“pink”或者像鹀类的“zick”的叫声;歌声是一种简单而富于特色的“pee-dee,be do-do”声,大约持续2秒种。 食物主要是植物性的,如芽苞,各种植物种子和浆果等。据郑作新在云南西南、四川西北地区,对5个鸟胃的剖检,夏季6—7月间亦为植物碎片和种子的残渣。据李桂垣在四川1962年10月和1969年7月的剖胃观察,一次全为植物残渣,一次为80%莎草科种子和20%的植物残片,另一纯为种子。 7月5日曾在峨眉山的一雌鸟体内检查出一枚具硬壳即将产出的卵。卵呈蓝绿色,具有黑斑和条纹(郑作新等,1963)。 |
分布信息 | 印度北部和缅甸中部。; 宁夏泾源,甘肃西南部,陕西太白山,湖北,贵州,四川,云南西部,西北部丽江,西藏昌都东南和台湾。 ;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本种有2个亚种,均分布于我国。 |
经济价值 | 经济意义 酒红朱雀的羽色最为鲜艳,数量也多,可供动物园饲养观赏。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十四卷 雀形目(文鸟科、雀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