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Fringillidae |
科中文名 | 雀科 |
学名 | Loxia leucoptera Gmelin, 1788 |
中文名 | 白翅交嘴雀 |
俗名 | White-winged Crossbill;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雄鸟通体玫瑰红色,翅上具两道明显的白色带斑,雌鸟通体橄榄黄或灰绿色,翕与胁具暗色斑纹,翅斑同雄鸟。嘴较红交嘴雀细,先端交叉。 |
形态描述 | 形态 (据东北亚种) 雄性成鸟:上体从头至腰玫瑰红色,局部显露出灰色羽基,在眼部和前背颇明显;上背和背侧微具黑斑;尾上覆羽一半具白色羽端,余一半具玫瑰色斑;尾羽黑色;两翼覆羽黑色,小覆羽羽端红色,中和大覆羽具白端,因此在翼上形成二道白斑;飞羽黑色,具窄的白缘;内侧次级飞羽羽端具白斑;下体玫瑰红色,胸部红色较淡,腹部和尾下覆羽白色。 雌性成鸟:上体浅橄榄黄色,具宽的黑灰色纵斑;尾上覆羽黄白;两翼及翼角黑色,翼上具二道白色横斑;内侧次级飞羽具白斑,其余飞羽和尾羽具白或黄色羽缘;下体灰白,胸部和体侧橄榄黄色,并带灰色斑。 雄性幼鸟:与成鸟不同,玫瑰红色被金黄色所代替,并多带红色斑。 虹膜褐色;嘴暗角色;脚肉褐色。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3) 29,32,35 165,167,170 14,15.5,16 88,88,89 62,68.2,70 13,13.9,15 ♀♀(3) 28,29.6,32 155,158,160 14,16.1,18 86,89.4,90 58,61,63 12,14.3,15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白翅交嘴是山区森林鸟类。多栖于山地针叶林中,也见于针阔叶混交林中,尤其落叶松林,而少到平原的阔叶林中。平时多结小群活动,冬季也有成对生活的,每小群的个体数目较红交嘴为少,一般不超过15只。性较驯顺,少怯疑,容易接近观察。叫声相当特殊,一般不像红交嘴雀那样生硬,而是较柔弱,音似“glip-glip”、“kip-kip”或“chiff-chiff”,还有一种像白玉鸟(Serinus canaria)“tweet”或“peet”及一种像白腰朱顶雀“chut-chut”或“chuch-chuch”的叫声,这些种叫声常常是在取食群中发出。其歌是丰富、多变的,很像金翅雀的鸣啭声,其中有嗡嗡的颤音和刺耳的嘎嘎声;这歌声是在树尖(一般为针叶树)上栖息时和在缓慢地绕圈炫跃翱翔时发出的。 觅食时能以倒攀姿态咬开松球或枞果,却不咬掉球果。在大兴安岭多双双在树梢取食,很少到地面。据在阿龙山剖胃观察,胃中大部是落叶松子,夏季也吃其他植物种子和昆虫。 本亚种在西伯利亚泰加林带以北地区繁殖;在我国大兴安岭等地为不定期繁殖鸟。繁殖期延长直至冬季,一般于3—4月开始,年产可能两窝。在大兴安岭见巢筑于落叶松上,比红交嘴雀的巢稍小;巢用细枝和根筑成,内垫有羽毛。每窝产卵3—4枚。卵呈绿白色,上具少数粗的暗紫色点斑;卵大小为20.8—3.5mm×14.7—16.6mm。 白翅交嘴在秋季进行游荡。游荡的时期和地区多随食物条件而变动。在大兴安岭曾见于11—1月间,在10月偶见于沈阳东陵。 |
分布信息 | 仅分布于东北和华北。; 欧洲,阿拉斯加,加拿大,俄罗斯和日本。 ;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本种计3个亚种,国内仅一个 |
经济价值 | 经济意义 白翅交嘴雀是我国罕见的鸟类,其数量不多。虽然吃些经济意义较大的松杉类种子,但影响甚微,在夏季也吃一些森林昆虫。此鸟还可饲为笼鸟供观赏。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十四卷 雀形目(文鸟科、雀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