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Fringillidae |
科中文名 | 雀科 |
学名 | Pyrrhula erythaca Blyth, 1862 |
中文名 | 灰头灰雀 |
俗名 | Beavan's Bullfinch;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头灰,黑的额,眼先和颏周围以细细的白缘;胸到腹深橙色;雌鸟头与颈侧带灰色,余部为暗褐色,大覆羽先端暗灰色。 |
形态描述 | 形态 (据指名亚种) 雄性成鸟:嘴基周围和眼周黑色,外围一圈白色;头顶、头侧、后颈、背和肩等概灰色;上腰黑色,下腰白色;尾上覆羽、两翼和尾羽大都黑色,而沾紫辉;小覆羽灰,中覆羽及大覆羽黑色,羽端淡灰沾棕的;小翼羽和初级覆羽暗褐,后者具黑色羽缘;颏和喉淡棕色;上胸灰,下胸、上腹和两胁橙红或橙黄色;下腹白,后胁淡灰;尾下覆羽白色;翼下覆羽及腋羽白色。 雌性成鸟:与雄鸟相似,但胸部无红色,一般体羽较褐而暗。 幼鸟:像成雌,但大覆羽具暖皮黄褐色先端。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肉褐色。 量衡度:(注:见图1)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灰头灰雀为高山鸟类,分布于海拔1500—4000m的高山带;在秦岭可见于1500m处,四川为2200—3400m,云南玉龙山为3100—4000m,西藏偶见于3800m地带,在台湾也限于阿里山3000m高处。此鸟栖息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高山草甸及裸岩等各种生境中,尤其常见于山顶、高山树冠上,但不到灌丛中。喜结群活动,一般为10一20只,而不集成大群;除繁殖期成对活动外,也见有单独生活的。叫声是一种典型徐缓的、像灰雀一样柔和的“soo-ee”或“poo-ee”的旋律,经常重复或是一种三拍节的哨声。 食物以植物性为主。据寿振黄(1936)在河北东陵的食物有幼芽、种子和浆果,夏季也有昆虫;据李桂垣(1962—1963),在四川剖检的11个胃观察,12月中旬的5个胃内3个100%为种子残渣, 1个胃完全是禾木科种子,另1胃也全部为杂草种子;3月间鸟胃中均为果实种子,6—8月胃中也全是植物残渣,从未见有昆虫或其他动物性食物。 |
分布信息 | 锡金,不丹和印度。 ; 西北,华北,华中,台湾,西南山地和西藏。; |
分类学讨论 | 分类讨论 Riley(1918)在北京东陵采得一雌鸟,由于体形较小,翅长为73.5mm,命名为 wilderi 亚种;Rothschild(1921)根据在秦岭太白山采得的标本,雄鸟翅长为78—84mm,雌鸟为76—81mm,显然较 wilderi 大多,故命名为 taipishanensis 亚种;La Touche(1925—1930)根据翅长,提出 taipaishanensis 亚种是 wilderi 的同物异名,故不能成立,Vaurie(1956)则认为 taipaishanensis 是指名亚种的同物异名,而 wilderi 亚种却可成立。郑作新等(1973)研究对比采自河北(寿振黄,1936)、山西、陕西、青海、四川、云南及指名亚种的模式产地锡金(Baker,1926)的标本,发现翅长呈现着梯度变异,因此认为 wilderi 及taipaishanensis 均应为指名亚种的同物异名,我们赞同这种观点。 亚种分化 本种计有3个亚种,其中有2个亚种见于我国。 |
经济价值 | 经济意义 灰头灰雀生活于高山地区而不到人造景观的苗圃、果园和农田中;再有它的食物以植物为主,因此,它与农、林业的关系似乎不大。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十四卷 雀形目(文鸟科、雀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