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Fringillidae |
科中文名 | 雀科 |
学名 | Pyrrhula erythrocephala Vigors, 1830—31 |
中文名 | 红头灰雀 |
俗名 | Red-headed Bullfinch;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雄鸟的头和下体橙色;黑色的额、眼先与颏缘以白色;雌鸟的头顶到后颈为带的橄榄色;下体淡灰色。 |
形态描述 | 形态 雄性成鸟:嘴基周围和眼肉黑色,外围一圈淡灰白环;头顶和后颈深橙色或褐红色;背、肩、小、中覆羽和大覆羽上半概灰色;大覆羽基部、两翅、尾上覆羽和尾羽概亮黑色;颏淡粉色;颈侧、颈、喉、胸和胁部向后逐渐由浅红到暗红色;上腹白色,下腹灰白;翼下覆羽、腋羽和尾下覆羽均白色。 雌性成鸟:头顶和颈黄绿色;两翼、腰、尾羽及头侧与雄鸟相似;下体余部灰褐色,腹部中央和肛周变白。 幼鸟:与雌鸟相似,但下体多黄色,而且此色随年龄而增深,直至朱红色为止,头部亦呈红色。 虹膜褐色;嘴黑色;腿和脚淡肉色或鲜棕色。 量衡度:(参考郑作新等,1983):(注:见图1)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红头灰雀为高山鸟类,夏季多栖息于海拔2600—4000m的高山和河谷中,如珠穆朗玛峰的甘马藏布河谷和卡达河谷,甚至更高。冬季下降至低山处。多成对或结小群活动于针叶林区,喜栖于郁密林深处,特别是松、杉林中,也到针、阔叶混交林或杂木林中。性驯顺,不大畏人。平时叫声是一种柔和、哀伤的哨声,音似“pew-pew”,如不细分,非常像红交嘴雀的叫声。鸣声动听音似“cherinperi”或“terp-terp-tee”。其食物主要是植物种子,如松、杉种子和荨蔴种子等,也有些浆果,有时也吃蜘蛛等动物性食物。 红头灰雀繁殖期较晚,8月中旬才采到其卵。巢均营在海拔3000—4000m地区的灌木上,巢外壁由细枝编成,内垫较厚的苔藓,并衬以植物须根。 每窝产卵3—4枚,卵呈淡蓝色,具红褐或紫褐色点斑,并有紫粉色和淡灰色斑痕,这些点斑多集中于钝端而成环状,有的卵点斑却分散而不密集。卵的大小,平均约为20.8mm×14.7mm。 |
分布信息 | 西藏聂拉木、春丕山谷和珠穆朗玛峰邻近地区(留鸟)。; 克什米尔,印度,尼泊尔和不丹。;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红头灰雀尚未有亚种分化,但个体变异较大,在不同地区,羽色有浓淡程度的差异,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经济价值 | 经济意义 红头灰雀分布于狭小的高山地区,数量又不多,目前尚无显著经济意义。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十四卷 雀形目(文鸟科、雀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