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Fringillidae |
科中文名 | 雀科 |
学名 | Rhodopechys mongolica (Swinhoe, 1870) |
中文名 | 蒙古沙雀 |
引证 | Carpodacus mongolicus Swinhoe 1870,Proc.Zool.Soc.London:441(模式产地:北京南口).; |
俗名 | Mongolia Desert Finch; 土红子(北方土名);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体形与体色似岭雀,但体羽主为沙褐色;头顶、翕和背灰色,体羽和翅渲染亮粉色,大覆羽和次级飞羽羽基霜白色;雌鸟像雄鸟,但翅少粉色和霜白。 |
形态描述 | 形态 雄性成鸟:头至腰及两肩沙褐色,除腰羽外均具暗褐色中央纹;尾上覆羽淡玫瑰色;尾羽褐色,具白色宽边;小翼羽黑褐,边缘沾红;初级覆羽淡褐,羽缘灰褐而微沾红;飞羽黑褐,除第一枚初级飞羽羽缘白色外,其余概缘以淡玫瑰红色至亮朱红色;次级飞羽除外侧几枚外缘沾淡玫瑰红色外,多具近白色羽端;眉纹、颏、喉、胸和腹大部淡粉色;体侧淡黄褐色;翼下覆羽和腋羽亦淡黄褐色至近白色,微沾玫瑰色。 雌性成鸟:体羽与雄鸟相似,但额和颊无红色,背部和下体少玫瑰色,特别是尾上覆羽上更少。 幼鸟:和雌鸟大致相同,但上体乌暗,下体发黄白,全体无粉色。 虹膜茶褐色;上嘴角黄褐,下嘴淡黄褐色;脚肉色。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5) 20—23 111—138 9—10.5 84—92 53—56 17—18 ♀♀(5) 19—21 108—135 8.5—9.5 85—91 51—55 16—18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蒙古沙雀的生活环境颇为广泛,从沙漠、半荒漠、农田、果园到高山都能见到,但不到大森林和稠密灌丛中。它在河北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生活于半荒漠、沙漠高原和山麓;在新疆生活在山麓的田野,也到海拔2400m的高山狭谷的荒漠或山地草原中。食物几乎全是植物质的,从叶芽、花蕾、浆果到各种植物种子。据山西大学生物系闵芝兰等在新疆鄯鄯县调查,在海拔500m处,每年5月10日左右,即桑椹成熟时,该鸟即结群飞来,先吃桑椹,再吃黄熟的小麦,以致使小麦产量损失30%—50 %;同时还吃白菜和萝卜子,严重影响蔬菜生产。 蒙古沙雀在地面行走和空中飞翔都很快。常20一50只地结群生活,冬季更可达百余只的大群。性胆大,让人走近仍不飞去,亦不停止鸣叫。 叫声是一种柔和的“dju-vud”或“djudju-vu”音调,还有一种在成群取食时发出的“t,yuk-t,yuk-t,yuk-t,yuk”的叫声;歌声是一种非常悦耳的、徐缓的“do-mi-sol-mi“的旋律,并有许多乐句被重复和缀以吱喳声;它们总是在地上鸣唱。但在雌鸟孵卵时,雄鸟在其上空,像云雀(Alauda arvensis)的姿态鸣唱不已。 蒙古沙雀在5—6月间繁殖,因地区不同时间稍有变化。一般于5月开始在地面边叫边进行配偶。巢筑于岩壁的裂隙凹处、小灌木或小树上,有时也在地面天然凹处。巢平浅、软而大,不坚固,外层由细茎、枝条,中层由草叶和细茎编成,内垫以鸟羽和羊毛。巢深29.5(21—38)、高46.5(38—55)、外径127.O(114—140)、内径65—74mm。每窝产4—5枚卵;卵呈浅蓝色,有时带绿色,少数有大小不一的斑纹,有时还有3—5条黑褐色曲纹。 幼鸟离巢不久即集结成群,在巢区进行游荡,冬季可到食物丰富的地区。我们于1973年10月在长白山二道白河曾见到一小群。在河北北部亦属罕见冬候鸟。 |
分布信息 | 中亚,南至北非和印度。; 内蒙古,宁夏中卫、贺兰山,甘肃,青海,新疆及河北北部,偶见于长白山。 ; |
经济价值 | 经济意义 蒙古沙雀在蒙新区分布较广泛,数量亦较多,对农业有害,应有计划地进行冬季捕捉,因为这季节身体较肥满,是美味的食品。另外在内蒙古一带为著名的笼鸟之一,可供动物园饲养展览。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十四卷 雀形目(文鸟科、雀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