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Fringillidae |
科中文名 | 雀科 |
学名 | Rhodopechys obsoleta Lichtenstein, 1923 |
中文名 | 巨嘴沙雀 |
引证 | Fringilla obsoleta Lichtenstein 1923,in Eversmann,Reise,Orenberg Buchara Naturlist,Anhang: 132(模式产地:Buchara). ; |
俗名 | Lichtenstein's Desert Finch;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体羽主为淡沙褐色;眼先黑;飞羽羽基和覆羽粉色,初级飞羽和外侧尾羽具白缘;雌鸟似雄鸟,但无黑色眼先。 |
形态描述 | 形态 雄性成鸟:眼先及嘴基周围黑色;上体全呈沙褐色,额、腰、肩和尾上覆羽等部较浓;尾羽黑色,外翈具白色宽边,尖端带棕色,内翈白边窄;飞羽黑色,尖端浅褐;初级飞羽的外翈白,次级飞羽外翈粉红,尖端白色,最内侧者黑色;小覆羽沙褐色,羽边栗色;中覆羽沙褐,羽缘红色,其前端淡灰白色;大覆羽淡玫瑰红色,尖端白而中央黑;小翼羽棕色,羽缘白;初级覆羽粉红,羽端和内翈羽缘白色;颏、喉、颈侧及胸淡沙棕色,腹部中央,肛周和尾下覆羽近白色;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羽基灰色;翅边粉红色。 雌性成鸟:与雄鸟近似,但体羽色较差淡;翼和尾褐灰,边缘淡灰,翅上红色不大发达,下腰和尾上覆羽沙褐色;眼先无黑色。 幼鸟:羽色较淡白;内侧次级飞羽与背同色,羽缘的粉红色较淡或缺如。 虹膜暗褐色;嘴黑色,冬季发黄,幼鸟淡草黄色;脚肉褐色。 量衡度(据钱燕文等,1965):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10) 24.5 146 11.5 86 64.5 17.8 (21—28) (134—158) (11—12) (81—91) (58—71) (16.5—19) ♀♀(8) 23—30 132—162 10.5—11.5 81—87 59—71 18.2—19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巨嘴沙雀主要为地面鸟类,常生活于平原、旷野、果园和溪旁的地上,或高原、山麓、山谷等的柳丛、灌丛、小树和人工林中。 在新疆和我国西北各地,从海拔100—1500m处都见有,也不到高山上。平时多结群生活,很少单独活动,而在寻食和饮水时都是共同飞往。其食物主要为植物质,据钱燕文等(1965)在新疆对16个胃的剖析全是植物质,包括草子及其他种子和植物碎屑等。 巨嘴沙雀的叫声是一种相当柔和的涟漪或呜呜声,与蜂虎(Merops)“r-r-r-r-r-ee”,“prruii-prruii”,“prrrvv,prrrvv”或“prrrt-prrrt”的叫声很相似,飞翔时还能发出一种相当刺耳的“turr”声和尖锐的“shreep”声。繁殖期雄鸟的歌声是一种悦耳、徐缓或啁啾相混杂的不连续的旋律,此旋律是由一些像赤胸朱顶雀和金翅雀较嘶哑的颤音或较浓重的鼻音混合而成。 繁殖期由4月到7月,一般年产两窝。在新疆4月间已进入繁殖状态,据钱燕文等在4月26日和5月23、25日都采到卵泡和输卵管均膨大,即将产卵的雌鸟。又据苏吉洛夫卡(Судиловско)在新疆于4月末发现其巢,巢材几乎全是棉花,用草叶作固定材料。巢外径63、深40mm。另外,巢材随地区不同而稍有变化。 巢一般筑在离地不高的树枝上,多在林缘,灌丛或路旁的树上;巢多外露而不隐蔽。卵每产4—5枚,也有3—7者,呈浅蓝色,少数呈浅鸽蓝色,极少呈绿色,有时在卵的钝端有黑色斑点。卵的大小:一般为19mm×14mm。 两亲鸟均参与孵卵。 幼鸟离巢后即集群生活于巢地附近,有时全年生活在巢区内,仅一部分离开巢区进行游荡。 |
分布信息 | 新疆哈密、吐鲁番、和静、英吉沙、和田、塔什库尔干、阿纳斯,青海东部,甘肃兰州,内蒙古中部乌拉特旗和包头。 ; 俄罗斯,伊朗,阿富汗,伊拉克,蒙古和印度西北部。 ; |
经济价值 | 经济意义 巨嘴沙雀的食性虽是植物性的,但很少吃谷物,再者它不到大森林中去,也不到草原,对农、林、牧各业均无害处。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十四卷 雀形目(文鸟科、雀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