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Fringillidae |
科中文名 | 雀科 |
学名 | Uragus sibiricus (Pallas, 1773) |
中文名 | 长尾雀 |
引证 | Loxia sibirica Pallas 1773,Reise Veroch.Prov.Russ.Reichs 2,Anhang:711(模式产地:西伯利亚南部); |
俗名 | Long-tailed Rosefinch;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雄鸟额、颏和眼后为暗红色,头顶与后颈的羽端较淡;翼羽具宽阔的白色边缘与先端;形成鲜明的翼斑;外侧尾羽白色,嘴短粗呈膨胀状;雌鸟无红色,头、颊到翕带灰色,具暗色斑纹;翼斑宽白;腰部橙褐色。 |
形态描述 | 形态 (据东北亚种) 雄性成鸟:额、眼先深玫瑰红色;眉纹珠白,耳羽和颊珠白沾红;头顶羽毛较长呈亮粉红色,羽尖白色,而后颈和上背灰褐沾红,羽缘白色,具黑色羽干纹;下背和腰纯红色;尾上覆羽暗红,羽基褐,尖端白色;尾羽黑褐色,缀以粉红色羽缘,最外侧三对尾羽几全白;小覆羽暗红;中覆羽白色,沾红;大覆羽近黑色,尖端白而沾红;初级覆羽及小翼羽均褐色;飞羽暗褐,缀以白边,初级飞羽和三级飞羽的白边较宽,并有白色羽端;颏、喉和前颈均珠白色,沾红,前颈各羽呈长矛状;下体余部概玫瑰红色,基部近黑色;下腹白色,沾红,体侧鲜玫瑰红色,两胁后部白色;尾下覆羽淡红色;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 雌性成鸟:额、眼先、前颈概暗褐色;耳羽淡褐;头顶和后头淡沙,褐色,略具暗色纵纹;上体余部概砂褐色,各羽中央有黑褐色条纹;下背和腰沾桔黄色;尾上覆羽灰褐色,微沾红色;尾羽黑褐,羽缘缀灰白色;最外侧两对尾羽黑褐色;第三对尾羽具长楔形白斑,直达羽端;小覆羽灰褐色;中覆羽白色,基部褐色;大覆羽黑色,具白色宽端;初级覆羽暗褐色,飞羽褐色,羽缘淡褐;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的边缘和尖端白色、颊、颏和喉概灰白色,具暗褐条纹;下体余部淡砂褐色,微沾桔色,胸部有黑褐色狭纹,腹部中央白色;两胁羽色如胸,纵纹细微;尾下覆羽近白色。 幼鸟:颇似雌鸟,但额、眼先和背部微呈淡红,上下体几无纵纹。 虹膜褐色;嘴角褐色,下嘴较淡;腿和脚褐色。 量衡度:(注:见图1)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长尾雀在平原、丘陵和山区都能见到,可高达海拔2 500m,但在平原和丘陵地区较为普遍,尤其在冬季。在山区多见于低矮的灌丛、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很少到高山针叶林和高寒高原草甸灌丛;在平原和丘陵,则多见于沿溪小柳丛、蒿草丛和次生林,也常出没于公园和苗圃中。除繁殖期成对生活外,多集小群活动,有时为家族群,有时集成小群,特别是在秋末游荡期常见有20只左右的群体。性不大怯疑,常一鸟先飞,群内其他鸟立即跟随,飞翔较慢,微呈波形,姿态优美,并带有“tulu-tulu”的风声。常从一树飞至另一树,从一草丛到另一草丛,但在正午时活动甚少。叫声是一种优美的、像林岩鹨(Prunella modularis)清脆的三音节的叫声,音似“pee-you-een”或“suwe,suwee,sweeoo,cheweeoo”,也有一种“sit—it—it”的升调;还有一种柔 和的“hwie-hwot”的笛声;警戒声像苍头燕雀尖锐的“pink,pink”的叫声。歌声是一种和谐的、呈波状变化的颤音,与红交嘴雀的相似,但较它更宏亮。 食物以植物质为主,如杂草种子、蒿子、树木种子和浆果等,但繁殖期也食些昆虫,并以昆虫和昆虫幼虫喂雏。取食时,两脚紧握在植物茎上摇荡,伸长脖子,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姿态,有时颇似倒攀的山雀。我们在大兴安岭和长白山多次剖胃检查,胃内容物以植物碎片的频次居多,间或有昆虫,但从未见有谷类;据郑作新(1973)在秦岭剖胃分析,也为植物碎片和种子,亦有一部分昆虫;据李桂垣,1962年11月在四川剖胃检查胃内纯为植物残片和残渣,而在同年12月24日检查,全是昆虫碎片;又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1953年5月在带岭剖胃检查,有8只金花虫幼虫。 长尾雀繁殖期在5—6月,在大兴安岭地区为5月下旬,长白山区为6月上旬。配对时,雄鸟发出强烈地鸣叫,尤其是天刚亮时,往返于空中,边飞边鸣,然后斜飞至停息的雌鸟周围。我们在长白山区共发现6巢,大多数筑于林缘或林下的蔷薇科植物丛中,亦在小柳丛、小松树和小桦树上营巢。巢不大而很精致,由细软的草茎和植物纤维构成,内垫软的植物、兽毛和鸟羽,有的巢上还缠有蛛丝;巢距地高0.5—3m,巢外径7.7—9.5cm×6.5—9cm,内径4.9—6cm×4.4—5cm,深3.9—4cm、高6—8.6cm。每窝产卵4—5枚;卵呈蓝绿色,具黑色点斑和斑纹。钝端较多。卵大小(18枚)为:18.9(18.5—19.2)mm×14.0(13.2—14.7)mm;平均卵重为1.65(1.58—1.71)g。雌雄都参与孵卵。 8月上旬在长白山南麓的漫江、东岗即可见到多窝初离巢的幼鸟由亲鸟带领,沿山溪的灌丛中作短距离飞行;8月末和9月初有多个家族群从山上向山麓迁飞,或向平原进行游荡,此时在吉林龙潭山和北山公园等地数量颇多。在大兴安岭和长白山区,长尾雀于冬季有向南方或向西迁移现象,而在4月份返回巢区。 |
分布信息 | 俄罗斯,蒙古,日本和朝鲜半岛。; 东北、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河北、四川和云南。; |
分类学讨论 | 分类讨论 对比西南亚种 U.s.henrici)和秦岭亚种(U.s.1epidus)、后者的尾较翅长,与前者显著有别;但lepidus亚种中,有的标本外侧三对尾羽具白色,有的仅二对具白色;据郑作新等(1983)在西藏昌都地区的同普、江达及察雅等地采到lepidus亚种其中同普离四川西北部的德格 henrici 亚种的分布区仅60km,而德格一带对长尾雀亚种的记录有lepidus,也有 henrici;仅lepidus亚种国内从秦岭地区分布到陕西南部以及甘肃东南部;而henrici亚种则分布于四川北部松潘,西北部白玉和德格,西部康定至巴塘,中部宝兴、灌县,西藏昌都地区东疆与察雅以及云南西北部丽江。这说明西藏昌都地区的察雅、江达、同普至四川西北部德格及北部松潘一带是lepidus亚种与henrici亚种的分界线,并且在这一带此二亚种的混交现象较为明显,特别是在德格地区。因此,认为lepidus亚种“绕过henrici亚种的西北部界限而达昌都地区”的提法,似乎不够妥当。 指名亚种(U.s.sibiricus)和东北亚种(U.s.ussuriensis)在小兴安岭地区的标本翅上白斑的大小不易区分,因此,该地区可视为此二亚种的过渡地带。 亚种分化 本种计有5个亚种,我国见有4个 |
经济价值 | 经济意义 由于长尾雀所食以杂草为主,而未见有谷物,并在繁殖期以大量昆虫及其幼虫喂雏,因此有益于林、农业。应加以保护,严禁猎捕。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十四卷 雀形目(文鸟科、雀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