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Irenidae |
科中文名 | 和平鸟科 |
学名 | Aegithina tiphia (Linnaeus), 1858 |
中文名 | 黑翅雀鹎 |
引证 | Aegithina tiphia styani Deignan, 1945; Motacilla tiphia Linnaeus, 1858, Syst. Nat., ed. 10, 1: 186(模式产地:孟加拉国)。; Aegithina tiphia philipi,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1980, 123—124.;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雄鸟上体黄绿色,前头多黄;有的个体头及背部微渲染以灰黑色;尾上覆羽黑色;翅乌黑,具两道白翼斑;飞羽大都具浅黄色外缘;内侧飞羽尚具白色内缘;尾黑;头侧及喉胸部铬黄;余下体染黄绿;或整个下体几为蓝绿色;雌鸟上、下体均较雄鸟稍浅淡;两翅黑色部分呈褐黑色;尾表面橄榄褐染黄。 |
形态描述 | 形态 (A. t. phillipi, 采自云南) 雄性成鸟:额铬黄;头顶橄榄绿染黄;上体转橄榄绿,羽端或多或少渲染以黑色;有的枕部羽端黑色;尾上覆羽和尾羽亮黑,尾羽先端缀黄;小覆羽黑色而具光泽;中覆羽及大覆羽概具白色羽端,前面一道宽阔,形成两道明显的翼斑;大覆羽更具浅黄色狭缘;翅黑,除最外侧1或2枚飞羽外,其余飞羽以及初级覆羽皆外缘以淡黄色;次级飞羽外缘先端部分转白,最内侧飞羽内翈具白色羽缘;尾羽亮黑,羽端及外侧尾羽外缘缀橄榄黄;眼先和眼周铬黄色;耳羽、颏、喉以及胸部概铬黄色;腹部中央及尾下覆羽略浅;腹侧及覆腿羽渲染以黄绿色;翼缘黄;翼下覆羽黄白色。 雌性成鸟:上体较雄鸟浅淡,无黑色渲染;翅褐黑;翼上覆羽亦同;小覆羽染以浅黄绿色;尾羽橄榄褐染黄,具若隐若显的横斑;外侧尾羽狭缘以浅黄色;喉、胸部黄色较雄鸟浅淡,腹侧黄绿色亦较雄鸟为淡。 雄鸟亚成体:与雌鸟相似。 幼鸟:与雌性成鸟相似。上体绿色更淡;两道翼斑浅黄;尾羽暗揭而染以橄榄黄;具不甚明显的横斑;颈侧及下体淡黄。有的幼鸟额沾黄;头顶浅橄榄褐;上体黄绿色;尾上覆羽暗褐而缀黄绿;头侧和颈侧黄色;下体淡黄;翅与雌鸟同。 虹膜灰白、银白、灰色或灰黄至淡黄色,有的呈棕红色;嘴灰蓝、银灰或黑色,下嘴浅;跗蹠灰色、灰绿至灰蓝色。 量衡度:(注:见图1)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29) 16.3 142.1 16.1 67.5 56.3 19.5 (14—19) (127—161)(15—17)(63.5—71)(52—64)(18—21.5) ♀♀(19)16.0 141.3 15.9 66.2 59.3 19.4 (14—19)(115—155)(15—17.5)(62—69.5)(56.5—63)(18—20.5)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生活于海拔约1,600米以下的低山和平坝,多在开阔的次生阔叶林、杂木灌丛、村寨庭园附近、公路边林木灌丛,甚至见于飞机草丛中活动。十数只结集成群。一般不喜鸣叫,但在繁殖季节常发出婉啭动听的鸣声。 杂食性。剖析1月(1只)、4月(4只)、5月(4只)、6月(6只)、7月(5只)和12月(1只)等采自云南的21只鸟胃,有浆果(2次)、草籽、叶及其它果实(各1次)。动物性物质有甲虫(7次)、膜翅目昆虫和鳞翅目幼虫(各2次)、白蚂蚁、蝇类、虫卵(各1次)和其它昆虫(8次)。剖验14只采自1月及2月的鸟胃,1只胃内见有蜘蛛,余胃内均为昆虫,包括蝽象、天牛幼虫、金龟子、妈蚁和蜂等(郑作新等,1962)。 4月下旬在芒市(海拔970米)获得的雄鸟睾丸均开始膨大,有1只达10×6毫米。1959年12月31日在云南景洪(海拔620米)采得的1只幼鸟嘴角尚软,已获成鸟体羽。1964年7月22日采自云南景东林街(海拔1,300米)的1只幼鸟()正进行第一次换羽,下体羽若绒状,呈淡黄色。 |
分布信息 | 斯里兰卡、印度半岛、尼泊尔、锡金、不丹,经孟加拉国至中南半岛,南抵印度尼西亚。; 云南西南部、南部西双版纳以及东南部。; |
分类学讨论 | 分类讨论 黑翅雀鹎以其在繁殖季节背部具黑色的多少而分为若干亚种。雌鸟背部多数带绿黄或黄绿色;非繁殖季节雄鸟体羽多与雌鸟同色(参阅Baker, 1922, 339—343),主要区别为翼羽褐黑而非黑色,尾或非黑而沾绿色。 就所查看滇西高原和西双版纳的81号标本(51♂♂,30 ♀♀;1—7月,11—12月),雌鸟与雄鸟有别(见前文)。至于雄鸟在繁殖季节与非繁殖季节则无稳定的不同羽色。雄鸟羽色大致概括为二类:一为翅上覆羽以及尾羽亮黑而具白色或淡黄色先端和羽缘;二为与雌鸟相似,亮黑部分代之以褐黑,从同年度、同时期采的标本兼有这二种类型,说明非狐变现象;小覆羽渲染以黄绿色。这二类型在各月的数量分配如表12。 上述标本检查结果可见:(1)进入繁殖季节的4—5月中,两种色型的同时出现,或由于有已完成繁殖羽脱换的个体和尚未进行脱换繁殖羽的个体同时存在;如果雄鸟飞羽和尾羽的乌黑作为 Baker 所提的繁殖季节成体被以不同于非繁殖季节的婚羽的依据;那么,(2)对于表中所示1l月—3月及4月—7月的标本中,鸟黑羽色分别占73.3%和89.5%。尽管标本只有34号,其中占总数82.4%的标本获得一般认为只有成体才具有的乌黑的飞羽和尾羽,这现象可以考虑亮黑色飞羽和尾羽并非繁殖羽的标志;(3)飞羽、尾羽呈褐黑色者,尾羽表面及小覆羽概染以橄榄黄;(4)28号具亮黑色飞羽和尾羽的标本中,14号背部具有不明显的宽阔黑色羽端,有时亦见于枕部;(5)凡飞羽和尾羽褐黑者,未发现背羽端呈黑色之例;(6)翅褐黑,尾表染黄绿的个体,下体大都沾黄绿色,而具亮黑色飞羽的个体,多数下体为铬黄色,也有个别的缀以黄绿色。综观之,51号雄鸟中,几无羽色完全一致的两个标本,这个情况,或者正如 Robinson(1927)所认为的 A. tiphia 的羽色变化很复杂。幼鸟较雌鸟浅淡,雄性幼鸟则又与雌鸟相似,随之具有亮黑的飞羽和尾羽,翼上覆羽具白端或淡黄色羽缘,其后上体有深浅和多少不一的黑色渲染。这些可能是年龄之变异。 亚种分化 计11个亚种。中国仅有1个亚种。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八卷 雀形目 (阔嘴鸟科 和平鸟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