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Laniidae |
科中文名 | 伯劳科 |
学名 | Lanius bucephalus Temminck et Schlegel, 1844 |
中文名 | 牛头伯劳 |
俗名 | Bull—headed Shrike; 红头伯劳;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额、头顶至上背栗色;背至尾上覆羽灰褐;尾羽黑褐;下体污白,胸、胁染橙色并具显著黑褐色鳞纹。雄鸟初级飞羽基部白色,形成翅斑。 |
形态描述 | 形态 (据指名亚种) 雄性成鸟:额、头顶至上背栗色;背、腰、尾上覆羽以及肩羽为灰褐色;眼先、眼周及耳羽黑色,形成宽阔的过眼黑纹;有白色眼上纹自鼻孔后方经眼上达于后头部侧方翅覆羽及飞羽黑褐,内侧飞羽及覆羽的外翈及羽端有淡棕色缘;第4枚以内。的各初级飞羽基部白色,构成鲜明的翅斑;中央尾羽以及相邻数枚尾羽的外翈黑褐色,其余尾羽灰褐,各羽均具淡灰褐色端缘,宽者达3mm;所有尾羽上均有间隔及宽度各约2mm的不明显横斑。颏、喉污白,喉侧、胸、胁、腹侧及覆腿羽棕黄;腹中至尾下覆羽污白;颈侧、胸及胁部有细小而模糊不清的黑褐色鳞纹。 雌性成鸟:上体羽色似雄鸟但更沾棕褐;白色眼上纹窄而不显著;眼先至耳羽的过眼纹为黑褐色;翅羽似雄但不具白色翅斑。下体颏、喉白色,胸、胁、腹侧及覆腿羽比雄鸟更染黄棕;颈侧、下喉、胸、腹侧有细密的黑褐色鳞纹。 幼鸟:额、头顶至上背棕栗,以后直至尾上覆羽的栗色稍淡;整个上体满布黑褐色横斑;眼先至耳羽的过眼纹黑褐,不具白眉纹;尾羽黑褐具淡棕端;翅覆羽及飞羽黑褐,内侧飞羽具淡棕色缘及一黑色次端缘。下体污白色,自颏、喉至尾下覆羽有黑褐色鳞纹;在胸、胁部的横纹较粗重,各羽染有灰色及淡棕黄;尾下覆羽沾淡棕黄。 虹膜褐色;嘴黑褐,下嘴基部黄褐色;脚黑。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36) 37.6 200.9 14.9 84.5 91.4 25.7 (29—42) (184—212) (12—18) (79—90) (83—103) (22—27) ♀♀(36) 37.0 200.3 14.2 82.8 88.1 25.3 (29—41) (177—220) (12—16) (78—87) (81—95) (24—28)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栖息于山地稀疏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的林缘地带,迁徙时平原可见。据现有资料,牛头伯劳的2个亚种在栖息的海拔高度上有不同的生态适应:指名亚种分布于较低海拔地区,在长白山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m以下;而中国亚种在河北北部繁殖栖息地在海拔1000—1800m的针阔混交林内,在甘肃中部和南部一般在海拔2000m以上直到3000m(Bangs et Peters,1928)。于5月初迁来,不久就占区、配对。以螽蟖、蝇、蝗等鞘翅目、鳞翅目和膜翅目的昆虫为主食,剖胃检查见有鹀类等小鸟;据何敬杰、张兴良(1980)在长白山调查,食物中有的鞘翅目昆虫占77%,有的直翅目占66%,其余为蝇、毒蛾和蝽象等。赵正阶于5月20日在长白山首次观察到此鸟的交配,5月24日巢基本筑成,5月29日产第1枚卵,每天产卵1枚。产卵盛期在6月。7月初至中旬已有雏鸟离巢。据在北京百花山、小龙门林场和长白山所采到的5巢所见,4卵2巢、5卵1巢、6卵1巢、7卵1巢,以4—6卵较为常见。巢多筑于山丁子等有刺棘的树及落叶松、红松枝杈间,以草茎、细枝及草根等编成,杯状,结构松散;内壁以草茎及细根垫里,混有苔藓等。巢距地面1—8m不等,视环境特点而异。巢外径11—14cm,内径7—8cm,巢深5cm,巢高9—10cm。卵淡青色具深褐至红褐色斑,钝端较集中。21枚卵的量度是:卵重3.3(2.6—3.9)g;卵径17.9(17.0一18.9)mm×23.1(21.5—24.0)mm。由雌鸟孵卵,孵化期14—15天(傅桐生等,1984)。雏鸟留巢期据赵正阶观察推算,约在13天左右。牛头伯劳在繁殖区属于稀有种,在与其他种伯劳共同分布的地域内,受到排挤。日本曾有报道红尾伯劳压缩牛头伯劳巢区的现象(石城,1966)。在北京地区的平原至丘陵地带以红尾伯劳占优势,低山地带散布有虎纹伯劳,而牛头伯劳仅在海拔1200m以上的杨、桦林和人工落叶松林内栖息,呈现明显地在垂直分布方面的生态替代现象(郑光美,1984) |
分布信息 | 国外分布于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双城子),朝鲜,日本。; 国内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甘肃,宁夏,四川(夏候鸟、旅鸟);陕西,河南,湖北,湖南,贵州,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台湾(旅鸟,冬候鸟)。; |
分类学讨论 | 分类讨论 有人认为牛头伯劳为单型种,没有亚种分化(Olivier,1944;Dementiev,1954);有人认为应分两个亚种,即指名亚种(L.b.bucephalus)和中国亚种(L.b.sicarius),例如 Vaurie,1 955,1 959;Mayr 及Greenway,1 960;郑作新,1976,1 987;Portenko,1960等。这主要由于对中国亚种了解不够,它是由Bangs和Peters(1928)根据J.F.Rock 在我国甘肃卓尼采获的单一雌鸟标本而命名的,直到1985年尚无第二例报道,也不知雄鸟的特征如何。大多数承认中国亚种的作者,只能猜测它的分布区在甘肃南部;国外学者只有Portenko(1960)察觉到有些牛头伯劳种群的个体较小,他假定俄罗斯沿海州地区以及中国全境内的牛头伯劳都是中国亚种。 郑光美、王香亭(1985)查证了黑龙江帽儿山(3♂♂),吉林长白山(5♀♀,11♂♂),辽宁旅顺(1♀1♂),河北东陵(9♀♀,8♂♂),小五台山(1♀1♂),北京百花山(2♀♀,3雏),延庆(1♀),青岛(1♂),江苏(10♀♀,5♂♂),安徽(3♀♀),浙江(1♀),湖南(1♂),湖北(3♂♂),广东(1♀),甘肃南部及中部(2♀♀,7♂♂,3幼),陕西太白山(1♂)以及四川中部和北部(2♀♀,2♂♂)等地的98号标本,并与bucephalus的模式标本产地,日本的东京、伊豆、神奈川、三重县的标本(2♀♀,3♂♂,1幼)进行比较。通过对羽色特征对比以及翅长、尾长的统计学检验,肯定了sicarius为一有效的亚种,并描述了雌雄羽色特征和分布区。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九卷 雀形目 太平鸟科—岩鹨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