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Laniidae |
科中文名 | 伯劳科 |
学名 | Lanius isabellinus Hemprich et Fhrenberg, 1828 |
中文名 | 荒漠伯劳 |
俗名 | Red-tailed Shrike; 红背伯劳; 红尾伯劳;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形态似红尾 伯劳但具白色翅斑,尾羽橙棕色(锈红色)至棕褐色。 |
形态描述 | 形态 (据指名亚种) 雄性成鸟:繁殖期上体灰沙褐色;嘴基至前额淡沙褐色,头顶至上背灰沙褐色,下 背至尾上覆羽染以锈色。由于高温干旱地区的体羽磨损及退色甚为迅速,使不同时期的标本羽色差异很大,一般新羽的头顶及背羽显褐色调,随着繁殖进程的磨损而渐增沙灰色,甚至头至上体近于灰色。眼先有一略杂褐羽的三角形黑斑,向后延伸绕过眼达于耳羽区,形成一条略杂有褐色的黑色过眼纹;少数繁殖后期的标本,眼先的黑斑不显,几全为淡土棕色;自嘴基有一条淡黄棕色眉纹,后伸达于耳区上方(此眉纹随繁殖进程而退为淡沙色);尾羽锈棕色,略具淡端,各羽在新羽可见有许多宽约7mm间隔2mm的暗色隐横斑;肩羽与背羽同色;大覆羽与飞羽为暗褐色,具淡棕色外缘及羽端,以内侧飞羽更为显著,在新羽为宽约1mm的棕色缘,随繁殖进程的磨损而变窄、褪色,以至几乎不可辨;第3—1O枚初级飞羽基部有不甚发育的白色翅斑,大多被翅覆羽所掩盖,有的在下半缘略杂淡黄,有的翅斑几不可见。颏、喉乳白色;胸、胁、腹羽污白杂以淡沙褐色,在新羽标本染以粉棕褐色;尾下覆羽乳黄。 雌性成鸟:羽色似雄鸟但眼先斑为褐色并杂有淡黄色羽,微有少数黑羽;过眼纹及耳羽均为褐色;初级飞羽基部的白色翅斑不发育,有的只限于内翈,有的内、外翈均不具白色;胸、胁部染以污黄色,在颈侧及胸部隐约可见细微的褐色鳞斑。 幼鸟:上体羽色似成鸟但具有棕褐色鳞斑;尾上覆羽棕褐,微具淡黑横纹;尾羽为深褐色,末端淡灰白色并有一条不规则的黑色次端斑;眼先、过眼纹及耳羽褐色,有淡黄色眉纹;初级飞羽黑褐色,不具翅斑;内侧飞羽的外翈及端部有宽约1-1.5mm的淡棕色缘;下体几乎不见鳞纹;胸部羽色较成鸟发粉褐,隐约构成一条胸带。 雏鸟:羽色似幼鸟,背羽及肩羽满布清晰的横斑;眉纹宽而前伸达于前额;眼先、过眼纹至耳羽为褐色;下体污白色,在胸、胁及腹羽染以皮黄色,不具或微具鳞斑。 虹膜褐色;嘴在成鸟为黑色,幼鸟角褐至黑褐色;脚黑。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54) 28.1 177.4 13.2 90.0 81.7 25.2 (24—33) (156—195) (11—16) (84—96)(62—93) (23—26) ♀♀(24) 29.9 179.1 12.6 89.0 80.3 25.0 (22—41) (163—190) (11—14) (83—92)(74—88) (23—27)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荒漠伯劳为荒漠地区疏林地带及绿洲、村落附近的常见种,多栖息在枝头或电线上注视地面昆虫,冲下啄食之后又回到原来的栖息地点。在新疆地区5—9月所剖检的48个鸟胃中,发现几乎全以昆虫为主食,仅有3个胃内兼有杂草种子,1胃内有花,1胃内有甲壳碎片。在所食昆虫中,鞘翅目昆虫占90%以上,其余是蝗虫、蜂、蝇、蛾、蚂蚁、瓢虫、、金华虫等。钱燕文等(1965)分析43个成鸟胃和9个幼鸟胃,也是以鞘翅目昆虫为最多,包括伪步行虫、金龟子、象甲等,其他有蝽象、蝇、蜂及植物碎片;幼鸟的食物有步行虫、蝇、甲虫、蝗虫、蝽象及植物种子 。 鸣声噪厉最常听到的是单声的“gar-”和连续的“zhiga-zhiga-”,也偶尔有优美动听的鸣啭或效鸣。6月初筑巢产卵,据1975年6月11日在吐鲁番胜金的以杏、桑为主的果园中调查,在1ha(公顷)内发现5巢,其中4巢在杏树上,1巢在榆树上。巢距地1.7—5m,其内容分别是1卵、2卵、4卵、5卵及2雏。巢位于枝杈基部,结构松散,外壁为桑枝、桑树皮、禾本科植物茎及少量羊毛,内垫以牛、羊毛及马鬃为主,混以树根及植物纤维。巢外径12.5—17.5cm,内径7—8cm,巢高7—8cm,巢深4—5cm。满窝卵4—5枚,淡粉色具细密的红褐色斑点和稀疏的暗紫色斑,在钝端较集并形成一深色环轮。孵卵期14—15天。雏鸟在巢经双亲饲喂15天左右离巢,然后在亲鸟带领下游荡觅食。据钱燕文(1965)报道,红尾伯劳为当地大杜鹃的巢寄生宿主。 |
分布信息 | 国内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以及新疆的荒漠、半荒漠地区。; 国外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中部、西部和非洲的干旱疏林地区。 ; |
分类学讨论 | 分类讨论 荒漠伯劳的分类一直存在着不同意见,直到70年代还有“主合”和“主分”两派。主合的学者(例如 Dementiev,1954;Portenko,1960;郑作新,1976)将之与红尾伯劳合并为一个种,主分的学者(例如 Vaurie,1955;Mayr et Greenway,1960)将欧洲和中亚种群归入红背伯劳(Lanius collurio),而将东亚种群隶属于红尾伯劳(Lanius cristatus),这主要由于尽管这两大类群在分布上不相重叠而互相替代,在分布区的接壤地带有杂交种群,但二者在形态、分布和生态上的差别十分明显:荒漠伯劳大多具有翅斑,最外侧尾羽较长(距中央尾羽末端约为8—14cm),多栖息于干旱疏林地区,繁殖、换羽及迁飞期与红尾伯劳有显著的时间差异,而且在中东及非洲越冬;而红尾伯劳不具翅斑,最外侧尾羽较短(距中央尾羽末端约为19—25cm),繁殖于东亚的温湿地带,在南亚等地越冬。所以,从60年代以后,这种将之分为两个种的观点已被多数人接受,郑作新(1987)也采用了这一分类系统。 主分的学者中有人(例如 Olivier,1944;Stresemann,E.et V.Stresemann)进一步主张将Lanius collurio分立为欧洲的Lanius collurio和中亚的Lanius isabellinus两个种,后者包括分布于我国的isabellinus、phoenicuroides,speculigerus和tsaidamensis其主要观点是前者具有栗红色背羽以及黑色中央尾羽、外侧尾羽白色(或称黑尾组),栖息于并非极端干旱的疏林地区,尾羽更换全年只一次(冬季换羽);而后者背羽灰褐或沙褐色,尾羽锈红或褐色(或称红尾组),栖息于荒漠、半荒漠的疏林地区,尾羽更换全年两次(夏、冬季换羽)。但由于这两大群的接壤地带的亚种之间有广泛杂交,是否存在有效的遗传学隔离,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Panov 及 Kryukov(1973)对speculigerus、collurio, phoenicuroides的接壤地带杂种的生殖力进行研究,认为已在遗传学上出现歧变,因而不能置于同一种内,而均应是对种(simi-species)。这个结论支持Stresemann等的观点,也提示要在这方面对有关亚种逐一开展研究的必要性。 由于欧洲与中亚种群的有关亚种接壤地带不在我国,目前又缺乏足够证据证实遗传学上的隔离。从分类实践上考虑将L.collurio分为L.collurio与L.isabellinus两个种有其方便性,即将欧洲的黑尾组与中亚的红尾组分开,能避免L.cillurio指名亚种的主要特征(种的特征)与我国大多数亚种不一致的缺欠。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九卷 雀形目 太平鸟科—岩鹨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