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Laniidae |
科中文名 | 伯劳科 |
学名 | Lanius schach Linnaeus, 1758 |
中文名 | 棕背伯劳 |
俗名 | Rufous-backed Shrike; 大红背伯劳; 海南(贝鸟);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为中大型伯劳,头顶至上背灰色,背羽及尾上覆羽锈棕,翅及尾羽大部为黑色,下体以白色为主。 |
形态描述 | 形态 (依指名亚种) 雄性成鸟:嘴基至前额黑色,头顶至上背青灰并略染棕色,至背羽逐渐过渡为锈棕色并达于尾上覆羽;脸侧自嘴基至眼先、围眼至耳羽及颈侧为一黑宽带,与黑额带相连;肩羽与背羽同色;翅覆羽与飞羽黑色,第4—9枚初级飞羽基部白色,形成明显翅斑,露出覆羽端外约8—12mm;内侧飞羽的外翈及端缘为淡棕色;翼缘纯白;中央尾羽黑色,外侧尾羽逐渐染褐并具淡棕端,最外侧三对尾羽淡褐色并具宽狭不等的淡棕色内、外翈缘和端缘。颏、喉纯白;胸以下以白为主,在胁、股及尾下覆羽处染以锈棕色。本亚种的棕色调自东向西呈现梯度变异,东部者色淡,愈向西部棕色愈浓,以云南、贵州种群的颜色最深。 雌性成鸟:前额黑带较窄并具黑褐色,头顶至上背的灰色染褐;中央尾羽及过眼纹均沾褐色。 幼鸟:黑额带不显,仅在嘴基略有黑羽;上体灰色部分均染棕并具黑褐色横斑;肩羽及尾上覆羽具细的暗褐横纹;中央尾羽末端有3mm左右的棕色羽端;过眼纹黑褐色。下体污白,胸、胁沾锈色,有不明显的横纹。 雏鸟:不具或具极窄的(1mm)黑额带,白头至腰棕褐色,头顶有零散隐鳞纹,上 背至腰则有大型黑褐色鳞纹;尾上覆羽棕褐;中央尾羽黑色具棕色端斑,愈向外侧尾羽棕色区愈扩大,最外侧尾羽全为棕色;眼先、过眼至耳羽为黑色;翅黑色,内侧飞羽具宽阔棕色缘,初级飞羽不具翅斑。颏、喉白色染淡棕,胸、上腹有暗褐色鳞纹,胁羽淡棕,腹中央几近白色,尾下覆羽淡棕黄色。 虹膜暗褐;嘴在年轻个体局部(多为下嘴基部)为角色,老年个体上、下嘴均纯黑; 脚铅灰色。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77) 58.3 260.8 16.8 105.3 130.5 32.2 (40—72) (218—290) (12—20) (98—136)(100—154) (25—37) ♀♀(62) 59.5 254.4 16.9 104.3 128.1 32 (45—88) (218—283) (15—19) (97—131)(101—154) (28—35)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棕背伯劳为我国长江以南从平原到低山、丘陵地带的常见鸟类,尤其喜栖于居民点附近的疏林地,多栖息在槐、枫杨、泡桐、榆、柳、刺槐、乌桕等乔木顶端,也喜栖于竹林、电视接收天线或电线上,俯视四周,伺机捕食(晏安厚、马金生,1991)。对其栖息生境选择研究所见,在居民点附近疏林地的出现频次最高,为44.7%,其后依次为低山针阔混交林(23.6%)、农田草甸灌丛(13.2%)、沿湖沼泽及苇丛(10.9%)、水田沟渠附近(7.6%)(鲁长虎、常家传,1993)。 主要以昆虫为食,所食昆虫频次较高的是金龟(虫甲)、其他鞘翅目昆虫、大蓑蛾、黄刺蛾、蝼蛄、稻蝗、蚱蝉、胡蜂等,亦捕食泽蛙、黑斑蛙、小型鸟类(麻雀、棕头鸦雀等)以及鼠类(晏安厚、马金生,1991)。所见对小鸟的捕食,除袭击之外,则是在空旷地区紧随猎物飞行追赶,直至后者力竭欲堕地时才冲前抓捕,然后落地撕食。1984年2月对江苏省农作区进行数量统计,其密度为2.78只/km(晏安厚、马金生,1991)。 4月上旬进入繁殖,除通常的“kazhi-kazhi”叫声之外,还有多变悦耳的鸣啭。在繁殖期间的栖址选择是:高大树的树梢(40.9%)、电杆电线(15.2%)。树冠中层(13.9 %)灌丛8.9%)、苇丛(10.9%)、地面田埂(6.8%)等(鲁长虎、常家传,1993)。此期雄鸟占据领域,将入侵者驱逐到40一50m以外,推断领域面积约为O.15—0.3ha(公顷)。已配对的雄鸟频繁向雌鸟进行求偶炫耀,面对雌鸟头后仰并晃动白色颏部;或衔食喂饲雌鸟。雌鸟在此时发出带颤音的鸣叫并抖动下垂的双翅;或双双抖动下垂的翅膀,展开尾羽并颤声鸣叫(鲁长虎、常家传,1993)。筑巢活动由雌、雄鸟共同承担,巢材取自巢周100m以内,筑巢期从几天到十几天。所选营巢的树种因环境而异,比较喜爱的树种有竹林、刺槐、侧柏、水杉及榆树。在相距100一250m左右。才能发现另外的棕背伯劳或其他鸟类的巢,但有时发现巢的近旁有黑卷尾的巢,它们具有类似红尾伯劳与黑卷尾间的行为(晏安厚、马金生,1991)。巢距地面的高度因环境而异,从3—15m,通常7m。巢置于枝杈基部,外壁粗糙,由树枝、草茎、树皮、羽毛等编成,并常啄取居民点内的尼龙绳、麻线绳、布、纸甚至塑料薄膜等人造物质;内壁编织紧密,由草茎、细叶、羽、毛、柳絮等编成。据对29巢测量,巢外径14.5(13.7—16.1)cm,内径10.2(9.7—11.8)cm,巢高13.2(12.7—14.5)cm,巢深7.4(6.8—8.3)cm(晏安厚、马金生,1991)。巢筑好后即产卵,日产1枚,满窝卵4—6枚,淡青色具褐色和红棕色斑点,纯端较集中。34卵的量度为:卵重7.3(6.5—8.1)g,卵径23(22.4—23.7)mm×29.3(27.2—30.5)mm。由雌鸟孵卵,孵化期12—14天(晏安厚、马金生,1991)至21天(鲁长虎、常家传,1993)。雏鸟在巢期13—14天,离巢后5—7天仍需亲鸟饲喂,幼鸟在领域内活动达1—2个月(鲁长虎、常家传,1993)。 |
分布信息 | 国内分布于甘肃,陕西,四川,云南,贵州,西藏,湖南,湖北,浙江,安徽,江苏,江西,广西,广东,福建,海南,台湾(留鸟)。 ; 国外见于泰国,缅甸,印度,斯里兰卡,越南,菲律宾以及马来半岛(留鸟)。; |
分类学讨论 | 分类讨论 关于灰背伯劳Lanius tephronotus 与棕背伯劳是一种还是两个种的问题,曾有广泛的讨论,Mayr及Greenway(1960)认为它是棕背伯劳的一个亚种,而Dunajews-ki(1939)和Biswas(1950)认为它是一个有效的种。根据这两个种群在我国西藏、云南、陕西、四川等地有广大重叠的分布区以及未见杂交个体,加以灰背伯劳不具翅斑,分布限在古北区繁殖等,我们支持郑作新(1976、1987)的意见,即二者是不同的种。 在亚种的划分问题,Vaurie(1959)认为formosae以其羽色与指名亚种schach的明显差别而为一有效亚种,而海南亚种hainanus为formosae的同物异名。Dunajewski(转引自Vaurie,1955),Mayr et Greenway(1960)等将台湾亚种formosae海南亚种hainanus均列为指名亚种schach的同物异名。郑作新(1976、1987)认为它们均是有效的亚种,并指明海南亚种体形较小,台湾亚种及指名亚种体形较大;而后二者的区别在于台湾亚种“嘴纯黑,下体棕色较淡”。我们对国内系列标本的研究,支持郑作新的观点但有些修正, 即“嘴纯黑”不能区分指名亚种和台湾亚种,二者在较幼龄标本的嘴色(上下嘴或下嘴 基部)均呈角色,至老龄标本则上下嘴均为纯黑色(这在伯劳中是普遍的,参见前文对牛头伯劳的记述)。至于下体的淡白色调在台湾亚种甚为鲜明,是以与大多数内地的指名亚种显然有别,然而将台湾与福建标本相比较,二者难以区分。由于我们所研究的台湾标本不多,尚难提出其他鉴别特征,在目前情况下大胆提出以下设想,即台湾亚种的地理分布范围除台湾本岛以外,还包括福建省武夷山脉以东的大陆。这从台湾海峡形成的地质史以及已知一些淡水鱼类的分布规律看,是有可能的。 棕背伯劳中长期被认为是黑色型的种群,是一有效种,即黑伯劳Lanius fuscatus将在后文讨论。 |
经济价值 | 经济意义 为重要农林益鸟。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九卷 雀形目 太平鸟科—岩鹨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