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Laniidae |
科中文名 | 伯劳科 |
学名 | Lanius tigrinus Drapiez , 1928 |
中文名 | 虎纹伯劳 |
俗名 | Tiger Shrike; 虎伯劳; 花伯劳;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额至上背灰色,其后为栗褐色具黑色鳞斑;尾羽褐色;下体近纯白色。 |
形态描述 | 形态 (据采自山东昆嵛山标本) 雄性成鸟:头顶至上背青灰色;自前额基部、眼先向后,经头侧过眼达于耳区,有 宽阔的黑色过眼纹;肩、背至尾上覆羽以及内侧翅覆羽为栗褐色,各羽具数条黑色鳞状斑,使整体显现密集的黑色横斑;尾羽棕褐,各羽具有宽约1.5mm的暗褐色隐横纹,横纹之间的间隔约1.5—2mm;外侧尾羽具浅淡色端;飞羽暗褐色,各羽外缘染以棕红,内侧飞羽更为显著,最内侧数枚飞羽(三级飞羽)的内、、外翈均染棕红,并有类似尾羽的暗褐色隐横纹。下体几全部为纯白色,仅胁部显有暗灰色泽及稀疏、零散的不清晰鳞斑;覆腿羽白色沾淡棕,具黑褐色横斑;腋羽白色。 雌性成鸟:羽色与雄鸟相似,但前额基部黑色较小,眼先及过眼黑纹沾褐,头顶灰色及背羽的栗褐色均不如雄鸟鲜艳;胁部缀以黑褐色鳞状横斑。 幼鸟:头顶与背羽均为栗褐色,满布黑褐色横斑;过眼纹褐色或不显著;下体的胸、胁部满布黑褐色鳞斑。 虹膜褐色;嘴黑;脚黑褐色。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25) 28.9 169.9 14.6 83.7 72.8 23.1 (23—41) (156—197) (12.5—16) (79—90) (65—88) (18—26) ♀♀(23) 30.6 168.6 14.6 82.0 70.8 22.6 (27—38) (160—185) (12—16) (78—86) (66—78) (18—24)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虎纹伯劳为林栖鸟类,自平原至丘陵、山地均有分布,但较多见于丘陵至低山区,从低山(例如山东省烟台昆嵛山的海拔1OOm处)至中山(例如北京延庆县山区的海拔900米处),均采到过它的巢。分布虽然较广泛,但种群密度较低,而且多分布在红尾伯劳较少的地区,受到后者的排挤。 喜栖息在疏林边缘,带荆棘的灌木以及洋槐等阔叶树,是经常选用的巢址。性格凶猛,常停栖在固定场所,寻觅和抓捕猎物。以昆虫为主食,其中金龟甲、步行甲、蝗虫以及膜翅目、鳞翅目昆虫占绝大多数。 是我国广大地区的夏候鸟,到达长江以南地区的日期较早,4月即进入繁殖(诸葛阳,1990);在华北及东北则在5月初到达,5月中旬开始繁殖。占区、鸣叫以及求偶炫耀姿态均似红尾伯劳。在我国各地所采的巢、卵情况:南京(6月2日,2卵及4卵各1巢;6月11日,2卵及5卵各1巢),安徽九华山(6月l7日,4卵),北京(6月l9日,6卵),山东昆嵛山(7月7日,4卵2巢),吉林龙潭山(7月14日,7卵1巢),北京延庆(7月15日,离巢雏鸟2只)。可见产卵盛期在6—7月,满窝卵4—7枚,以4枚者较普遍。巢多筑于松树、柞树、山定子、栗树及洋槐等树上,距地2—15m不等,以4—7m为多见。巢置于主干的枝杈间,杯状,结构松散,外壁多以蒿草及其他禾本科植物的整株草茎编成,混有少许树枝、细根及树皮纤维,有时杂以棉、麻、羽、苔藓及蕨;内壁为细根及草茎编成的薄层衬里。巢的外径变异较大,一般为11—14cm;内径6.5—7.5cm,巢高6—10cm,巢深3.5—4cm。卵淡青色至淡粉红色,上具淡灰蓝及暗褐色斑点,在钝端较集中。卵重3.0—3.8g,卵径17.5(16.3—17.8)mm×23.8(22.0—25.5)mm。日产1卵。孵卵由雌鸟担任,孵化期13一15天(傅桐生等,1984)。雌鸟在孵卵时,雄鸟担任警戒并常衔虫饲喂雌鸟。由两性共同育雏,平均每小时喂雏17—24次。雏鸟留巢期13—15天(傅桐生等,1984)。破壳雏重约2g,5日龄时睁眼,离巢前体重24.5—26.7g。 虎纹伯劳为四声杜鹃(Cuculus micropterus)寄生产卵的宿主之一,在北京颐和园山上一巢内见有后者所产的卵。 |
分布信息 | 国内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河南,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夏候鸟);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旅鸟,冬候鸟)。 ; 国外分布于俄罗斯,朝鲜,日本,中南半岛至马来半岛;偶见于菲律宾及西里伯岛。 ;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九卷 雀形目 太平鸟科—岩鹨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