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Motacillidae |
科中文名 | 鹡鸰科 |
学名 | Anthus cervinus (Pallas), 1811 |
中文名 | 红喉鹨 |
引证 | Anthus rufogularis Brehm, 1824, Lehrb. Naturg., Europ. Vog. 2:963(模式产地:非洲东北部 Nubia)。; Motacilla cervina Pallas, 1811, Zoogr. Rosso-As. 1:511(模式产地:西伯利亚堪察加)。; Anthus rufogularis, 寿振黄, 1936, 786—788; La Touche, 1925—1930. ;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腰具黑斑,腋羽褐色或近白,喉部和上胸呈棕红色,成鸟胸部无斑纹,或仅于下胸微具一些,翼上覆羽端缘沾黄,背羽无白缘,体侧具粗形暗色纵纹。 |
形态描述 | 形态 (据采自海南岛的标本) 一般夏天背部的颜色为浅黄褐色,带有明显的较宽的深色纵纹,腰部和尾上覆羽亦具深色纵纹;飞羽黑褐色,外翈带有赭石色的羽缘,大覆羽和中覆羽亦带较宽的淡赭石色羽缘,小覆羽与背同色;尾羽黑褐色,最外侧一对尾羽端部具较大的楔状白斑,外侧第二对尾羽端部具白斑,其余尾羽具淡色狭缘;眼上方有一条深色带斑,头侧、喉部和上胸部分为棕红色,后胸及腹部黄褐色,尾下覆羽多为白色,胸部无斑纹,下胸及腹部具深色纵纹。 虹膜褐色;嘴角褐色;脚淡褐色。 量衡度:( 注:见图1)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6) 20.3 154.26 11.8 82.9 62.1 22 (17—24)(154—160)(10.5—12)(79—86.5)(57—66)(21—23) ♀♀(5)20.6 149.5 11.6 79.9 61.6 21.9 (21—21.5)(135—162)(11—12.5)(76.5—85)(58—64)(21—22.5)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栖息于平原开阔的林间空地、草地、灌木丛、沼泽地、农田等处。多成对或结小群活动。 |
分布信息 | 东北呼伦贝尔盟、中部哈尔滨、南部丹东及旅顺、西南部朝阳,河北,山西,山东,江苏,湖北,四川灌县、峨眉山(旅鸟);长江以南地区,西至云南南部,台湾及海南岛(冬候鸟)。; 古北区北部,斯堪的那维亚北部,拉普兰,苏联北部,阿留申群鸟,阿拉斯加等地。越冬区多在非洲北部和东部,伊朗南部,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北部,越南,泰国,朝鲜,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地。; |
分类学讨论 | 分类讨论 Brehm(1824)曾以翅长的不同,将 Anthus cervinus 分为两个亚种,即 A.c. cervina,分布于苏联的西部、芬兰和瑞典北部,A. c. rufogularis 分布于苏联北部的东段,但限于标本无来源,是否要分为两个亚种还难确定。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八卷 雀形目 (阔嘴鸟科 和平鸟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