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Motacillidae |
科中文名 | 鹡鸰科 |
学名 | Motacilla cinerea Tunstall, 1771 |
中文名 | 灰鹡鸰 |
引证 | Motacilla cinerea robusta, 郑作新, 1973,116—117;1980,105。; Motacilla cinerea melanope, 钱燕文, 1965,102。; |
俗名 | 黄鸰[《辞典》]; 黄鸰[《辞典》]; 灰鹡鸰[《鸟类试编》]; 马兰花儿(北名);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喉部在夏季时为黑色,冬季则呈白色;眉纹棕白色,至腰及尾上覆羽转为黄绿色;中央尾羽黑色,具黄绿色的狭缘,外侧3对尾羽除第二、三对的外翈大部为黑色外概为白色;下体黄色,后爪弯曲,显较后趾为长。 |
形态描述 | 形态 (M. c. robusta,采自宁夏经源县) 雄鸟:眉纹和颧纹白色,眼先、耳羽灰黑色;上体除尾上覆羽沾绿的黄色外均为暗灰褐色;中央尾羽黑色,具黄绿色狭缘,外侧三对尾羽除第二、三对的外翈大部为黑褐色外,概为白色;覆羽和飞羽黑褐色,三级飞羽外侧具宽阔的黄白色羽缘,次级飞羽基部亦具白斑,与前者并成一道翼斑;颏和喉部黑色,羽端稍白,下体其余部分黄色,两胁较淡,近白黄色。 雌鸟:似雄鸟,夏季眉纹、颧纹白色;颏和喉部白色,常杂以黑灰色,下体的黄色不如雄鸟鲜亮、呈黄白色,两胁近白色沾灰褐。 虹膜褐色;嘴黑褐色;跗蹠和趾角色,爪褐色。 量衡度:(注:见图1)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12) 15.8 169.7 12.5 79.3 89.4 19.1 (14—20) (157—183) (11—14) (77—82) (77—93) (17—24) ♀♀(11) 16 173.1 12.8 78.1 90.7 19.4 (12—20) (162—185) (12—19) (75—83) (79—99) (8—21)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据赵正阶(1980)对灰鹡鸰的长期观察和记载,每年4月中旬和4月末迁到长白山时已成对,未见有成群到达的。一般活动在河流或离河流不远的各类生境中,如山区、河谷、池畔、岩石及林缘;有时亦出现在离河流不远的住宅和小的居民点附近。垂直分布范围较大,从海拔400米的山脚地带一直到2,300米左右的高山荒原均见有分布。但这种分布总是和水域相联系的,即沿着河谷分布。多成对活动,有时也与白鹡鸰混群。飞行时呈波浪式,两翅一展一收,并不断鸣叫,声似“jaja-jaja ……”。常停栖于水边、岩石、电线杆、屋顶,息止时尾不停地上下摆动。巢域选定以后,活动范围比较固定,此时雌雄亲鸟不仅常在一定的区域内活动,而且极为活跃,鸣叫也频繁,时常双双在巢区位置较高的屋顶和树上鸣叫追逐,并不时的飞向空中,彼此象撕打一样在空中上下翻滚飞舞,象是在交尾。 灰鹡鸰营巢于河流两岸的各式生境中。营巢位置多样,有的在河边土坑、水坝缝隙、石崖石阶、河岸倒木树洞,也有在房屋墙壁缝中营巢的。营巢由雌雄亲鸟共同进行。筑巢材料通常就地取得,因此常因营巢环境不同而巢材有所变化,特别是内垫物。如在林内营巢者,内垫物多系各种树皮纤维和野兽毛;而在居民点及其附近营巢者,则多以人类废弃的麻、毡、家禽和家畜毛作内垫。巢外壁则多以枯草叶、茎、根和苔藓构成。巢的位置一般都很隐蔽,如在树洞、墙壁和石头缝隙中。即使在开阔地面上的巢,也伪装得很好。巢区通常直径在500—600米的范围内,随可利用的食物条件和营巢材料的多寡而变化,因此在居民点等较开阔地方巢区显然较林内为大。营巢期间雌雄亲鸟不再那么频繁地在空中或地面追逐和鸣叫,而是不停地寻找营巢材料筑巢。筑巢时先筑巢的四周外壁轮廓,最后再铺底和垫内垫。每个巢从开始到最后全部筑好所需时间,据我们5月12日开始发现,5月15日基本做成外部轮廓,5月18日垫好内垫,全部筑巢时间约6—8天。 巢呈碗状。据两窝的测量,大小为:内径6×6和6.5×5.0厘米,外径17.0×7.0和9.0×9.0厘米,深4—5厘米。4—5月在西藏聂拉木雄鸟睾丸已相当膨大,为7×5毫米,雌性卵泡最大者8×8毫米。 通常筑好巢后即开始产卵,但也有筑好巢后隔一天再产卵的。产卵期间雌雄亲鸟均少活动和鸣叫,亦不在地上或空中追逐。当雌鸟在巢中产卵时,雄鸟则在巢附近守候和寻食。当有人进入巢区时,雄鸟首先发出“jaja-jaja……”的警叫声,雌鸟立即从巢中飞出,因此一般很难在巢中遇见成鸟。雌鸟产完卵后也立即离巢,到巢附近的水边同雄鸟一起休息和寻食。但若有人惊扰巢时,则雌雄双双飞回,不停地在巢上空跟随着人鸣叫,直至人离开巢区,叫声方停止。通常一天产卵一枚,卵的形状多为尖卵圆形和卵圆形,少见纯卵圆形。卵的颜色亦有三种,一种呈白色沾黄,光滑无斑,钝端有一灰色圆环;一种呈灰白色,梁以黄色,钝端较暗,呈褐灰色,卵上均匀地分布一些不明显的淡色线状斑;还有一种呈棕灰色,带褐色斑。据3窝16枚卵的测量,卵的大小平均为18×14毫米,最大为20×15毫米,最小为17×14毫米;平均重量为1.52克,最大为2.0克,最小为1.0克。据9窝 的资料,每窝产卵4—6枚,常为5枚,每窝平均卵数为5.1枚。 全部卵产完后即开始孵卵。亦有的在产最后一枚卵时即已开始孵卵。据两窝的系统观察,孵化期为12天。其中一窝于5月7日产第一枚卵,5月12日产完,共六枚,当日即开始孵卵,到7月10日孵出。 灰鹡鸰雏鸟出壳时肉红色,体重仅有1克,体长为30毫米,全身除眼泡之间、枕部、背部中央、后背和肩部有灰色绒羽外,其体表赤裸无羽。雏鸟自出壳到出飞鸟巢一般要12—14日,12日全部雏鸟能作短距离飞翔和跳跃,尾已能不断上下摆动,14日在测量干扰下全部出飞。雏鸟孵出后,雌雄亲鸟共同寻食喂雏,喂雏食物多系水生昆虫,主要是沫蝉、石蛾、石蝇等。其中以石蛾的出现率最高、数量最大。此外也吃少量的鞘翅目昆虫。成鸟在育雏期间则多以石蚕、蝇、甲虫、蚂蚁、蝗虫及其它昆虫幼虫,以及不能辨认种类的鞘翅目和膜翅目昆虫为食,显然比雏鸟的食物广泛得多。 灰鹡鸰成鸟的食物几乎纯以昆虫为食,只食极少量的植物性食物,据郑作新等(1958)在河北昌黎9月间2只鸟胃的分析,百分之百为昆虫,其中直翅目昆虫占90.91%,其次是半翅目的蝽类9.09%。1974—76年4—5月在云南获得的4只鸟胃,内容物有:双翅目蝇类的蛆、鳞翅目幼虫、鞘翅目小甲虫、半翅目的花蝽及其它昆虫碎片。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1955—57年在湖南分析了16只鸟胃,其内含物绝大部分是昆虫。包括双翅目蝇类、直翅目的尖头蚱蜢(Acrida turrita)、鳞翅目的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鞘翅目昆虫和其它昆虫的碎片,只有一次发现微量的植物种子碎片。我们在1964年4—5月在西藏聂拉木所采标本胃内检得膜翅目昆虫、小甲虫及直翅目昆虫。在新疆5—6月胃内剖有蜂类和蝇类(钱燕文等1965)。 |
分布信息 | 欧亚大陆。从不列颠群岛至太平洋、堪察加、千岛群岛,南至摩洛哥、阿尔及利亚、亚洲少数地区、伊朗、喜马拉雅、蒙古北部等地;冬季在非洲,南至冈比亚、刚果北部、肯尼亚、阿拉伯、伊拉克、伊朗南部、阿富汗南部、俾路支、中南半岛诸国、马来半岛、菲律宾、印度东部的大部分至新几内亚西部周围诸岛过冬。; 几遍中国,分布于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西南部、四川北部(夏候鸟,旅鸟);新疆,祁连山、贺兰山、甘肃西北部、青海东北部、河南、山东、湖北、安徽、江苏、四川中部、西部及南部,西藏南部、昌都地区西南部(旅鸟);长江以南地区,西抵云南西部,包括台湾和海南岛(旅鸟、冬候鸟)。; |
分类学讨论 | 分类讨论 云南、贵州所采标本,其中雄鸟巧只,除勐腊一只(3月4日采得)为黑喉外,其余均为白喉(彭燕章等1980);而我们在西藏、青海、山西、陕西、宁夏所采的12只雄鸟中(4—9月),除宁夏盐池的一只为白喉外,其余均为黑喉,且除个别标本尾上覆羽鲜黄外,大都为橄榄绿黄色,腹部羽毛亦有暗淡之分;M. c. cinerea 的尾长为92—103毫米(Vaurie, 1959),本亚种尾较短,雌雄鸟尾长在89.4—90.7毫米之间。 亚种分化 灰鹡鸰有5个亚种,其中1个亚种分布于中国: |
经济价值 | 经济意义 灰鹡鸰几全以昆虫为食,主要食蝗虫、松毛虫和蝇类,加之它在中国分布较广,是很有益的食虫鸟类,应加以保护。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八卷 雀形目 (阔嘴鸟科 和平鸟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