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Muscicapidae |
科中文名 | 鹟 科 |
学名 | Culicicapa ceylonensis (Swainson, 1820) |
中文名 | 方尾鶲 |
引证 | Platyrhynchus ceylonensis Swainson , 1820 ,. Zool. Illus. ser. 1: 13(Sri Lanka ).; |
俗名 | Grey-headed Flycatcher; 灰头鶲; |
鉴定特征 | 体黄绿, 头部灰色明显,故名灰头鶲;下体前灰后黄。 |
形态描述 | 成鸟: 雌雄同色。眼圈白,但甚窄;头、颈及上胸均灰, 头顶特暗浓;上体黄绿, 腰部及尾羽转亮绿黄;翼羽及尾羽大都褐色, 概缘以暗黄绿。下体自胸以次概绿黄色, 往后黄色更亮。在台湾, 有人称它为"飞行香蕉"。此鸟的尾羽为方形尾, 所以也被称方尾鶲。 虹膜暗褐;上嘴黑色,下嘴角褐;跗蹠深黄褐色。 量衡度:(引自四川资源动物志).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10) 10.4 120 10.3 62.3 56.2 12.9 (9-10) (115-125) (9.8-10.7) (61-64) (55-56) (12.3-13.5) ♀♀(10) 8.3 113.5 9.9 58.5 53.9 12.3 (6-12) (109-123) (9.4-10) (57-60) (52-56) (12-13)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栖息在海拔600-2000 m 左右的河溪旁, 针, 阔叶混交林, 溪谷或农田附近灌丛间, 多成对或结小群在树枝间活动, 有时也落至地面食物主要为昆虫。李桂垣(1985) 在四川剖检25个鸟胃, 内容物全为鞘翅目,膜翅目及其他昆虫。吴至康(1986)在贵州于3, 4, 5, 7月剖检7个鸟胃,其内均为鞘翅目,双翅目昆虫, 可见此鸟与鶲科其它种一样,都是食虫的益鸟。李桂垣于1985年7月22日 曾在甘洛海拔1500 m 处发现一巢, 紧附于岩石上, 距地高2,5 m. 用苔藓杂以少许种毛筑成,大小为: 外径 7 x 9 ,内径 4 x 5.5,高5.5, 深3 cm 。内盛3卵,淡黄色,杂有棕褐和紫蓝色点斑,钝端较密集。卵(3枚)平均重约1.3 g,大小分别为: 14.8 x 12.6, 15 x 12.7, 15 x 12.6 mm 。 鸣声为清晰甜美的哨音“chic...,chiree-chilee” 也发“churrru” 的嘟叫声及轻柔的“pit-pit”声 (约翰·马敬能等, 2000)。 |
分布信息 | 西藏南部偏东地区、昌都地区南部,重庆万州、四川北部茂汶、中部雅安、峨眉及西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湖南北部、贵州威宁、册亨、遵义、梵净山、云南全境以及广东和香港(夏候鸟, 旅鸟,在云南南部为留鸟)。; 国外 见于印度, 斯里兰卡, 东南亚, 马来西亚, 加里曼丹, 苏门答腊, 爪哇等。; |
分类学讨论 | 本种有4亚种, 在我国内只有1亚种, 即西南亚种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十二卷 雀形目 鹟科III 莺亚科 鹟亚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