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Muscicapidae |
科中文名 | 鹟 科 |
学名 | Ficedula sapphira (Blyth, 1843) |
中文名 | 玉头[姬]鶲 |
引证 | Muscicapa sapphira, Ali, S. & Ripley, S. D., 1972, 7: 173-174; Rothschild, L., 1926: 293.; Musccicapula sappira Blyth et Tickell, 1843. Journ. As. Soc. Bengal 12: 939 (Darjeeling,India).; |
俗名 | Sapphire-headed Flycatcher; 青玉头鶲; |
鉴定特征 | 雄鸟上体蓝色, 前额及头顶暗蓝;颏, 喉及胸橙棕色,腹部灰白。雌鸟上体橄榄褐色.尾上覆羽棕褐色;颏, 喉橙棕, 腹部近白色。 |
形态描述 | 雄性成鸟 头顶, 腰及尾上覆羽呈辉玉蓝色;前额近钴蓝色,头侧、颈、背及翅上覆羽带紫的深蓝色;飞羽及初级覆羽黑色,羽缘深蓝色;尾羽黑,羽缘亮蓝。颏、喉及上胸橙棕色,其下方有一中断的深蓝色带斑,呈半环状,下体余部浅淡的灰蓝色;腋羽及翅下覆羽均白。 雌性成鸟 上体橄榄褐,前额更加棕褐;尾上覆羽呈鲜明的赤褐色, 尾羽黑褐, 外缘稍沾棕褐;覆羽褐色,和背部相似;大覆羽及飞羽暗褐, 羽缘稍沾棕褐色, 初级覆羽暗褐;前额、眼周及面侧棕褐色;后者浅色的羽干纹,眼先棕白色。喉、前颈及胸等橙黄色,向后渐次变淡,到腹部几近白色。 幼鸟 (1964年7月一日采自云南双江) 上体自前额到腰部,布满栗黄色大形近端斑,羽缘暗褐,因而呈鳞斑状; 尾上覆羽栗红色,飞羽及尾羽暗褐,外缘橄榄黄色。喉及胸深黄栗色,腹部白而具黑褐色鳞斑状羽缘,腋羽白色。虹膜褐色,嘴黑色,跗蹠及趾黑褐。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3) 9.7 121 约 12 62 55 15.7 (9-10) (114-129) (61-64) (54-56) (15-16) ♀ (1) 9 114 12 61 48 15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此鶲在滇西采自 2600 m 的高山,铁杉林中, 在秦岭山地见于 1,200-1,540 m 的栎树林中,常单个或成对活动,在树冠上搜捕昆虫为食。栖息时,和其他鶲属一样,低垂翅膀,不断地上下摆动它的尾羽。 据郑作新等 1973年在秦岭剖检4月份所采鸟胃结果, 发现它的食物主要是昆虫,包括金龟甲, 金花虫及其他昆虫碎片。我们在滇西,剖检2个7月份所采的鸟胃, 它的食物百分70以上是鞘翅目的小甲虫。 它的繁殖习性. 国内还没有报道, 据Baker, 在印度,它4月底到6月进行繁殖, 营巢于树洞或岩石裂缝中,由苔藓, 地衣, 细根等物构成。 鸣声为金属般高音的似昆虫鸣声“chiki-riki-chiki” (约翰·马敬能等, 2000)。 |
分布信息 | 四川、云南、东达陕西(南部佛坪、太白、宁陕)(留鸟,部分旅鸟)。; 尼泊尔, 印度北部, 不丹, 印度的阿萨姆, 孟加拉国, 缅甸, 泰国及老挝等地。; |
分类学讨论 | 玉头鶲现知有3亚种, 我国均有分布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十二卷 雀形目 鹟科III 莺亚科 鹟亚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