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Muscicapidae |
科中文名 | 鹟 科 |
学名 | Niltava sundara Hodgson, 1837 |
中文名 | 棕腹仙鶲 |
俗名 | Rufous-bellied Niltava; 褐腹仙女鶲; 特别仙女鶲;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雄鸟 头顶、腰、肩部及颈侧块斑钴蓝色,额黑,头侧及背部暗紫蓝色,喉蓝黑色。 雌鸟 上体橄榄褐, 尾锈褐,颈侧具钴蓝色块斑,颏及上喉淡橄榄褐, 下喉白色, 下体余部灰褐色。 |
形态描述 | 形态 (据采具西藏南部聂拉木的指名亚种标本) 雄性成鸟: 头顶、腰、尾上覆羽、中覆羽及小覆羽等均为辉钴蓝色,颈侧亦具钴蓝色块斑; 尾黑, 中央尾羽及外侧尾羽外翈暗蓝色;背,肩及大覆羽黑褐羽缘暗紫蓝, 额、眼先、头侧、颏及喉均黑色而带蓝色光泽,下体自胸以下橙棕,向后转淡。 雌性成鸟: 上体橄榄褐色,额、眼先及眼周暗黄棕色;颈的两侧亦具钴蓝色上块斑;头顶及背部略沾灰色;初级覆羽,大覆羽黑褐色, 各羽外缘以暗棕褐色; 尾上覆羽棕褐; 尾羽浓褐,羽缘转棕褐。颏、喉等均淡橄榄棕;胸及两胁与背部同色,前胸正中有白色块斑,腹部与尾下覆羽沾皮黄色。 虹膜暗褐;嘴黑色, 脚黑褐;爪稍浅淡。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5) 18.8 147.6 15.2 80.4 71.8 19 (17-21) (144-153) (15-16) (78-84) (68-74) (18-20) ♀♀(1) 22 140 15 80 20 63.5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繁殖期栖息于2000 m 左右的阔叶林中, 特别是在有稠密林下矮灌丛生的开旷林间。有时也在次生林及灌木覆盖的山间腹地, 秋季漂泊到1000 m 以下的从陵地带越冬。 单个或成对活动,冬时则集合成小群,在灌丛并降落到地面上取食。 食物为昆虫及浆果。我们在滇西,剖验3-6月的6个鸟胃,食物为膜翅目的蚂蚁、姬蜂、鞘翅目甲虫、鳞翅目的蛾类幼虫等,也食榕果及草籽等物,其中动物食性占58%,植物食性占42%。 关于它的繁殖情况,国内缺乏报导。 1972年4月24日曾在云南南部绿春县,采获一只雌鸟,输卵管内有一个成熟的卵, 已形成硬壳,即将产出。 1974年6月16日,在西藏聂拉木地区获得一个雄鸟,生殖腺膨大,13 x 6 mm ,显然正在繁殖期。 1960年6月下旬在珠穆朗玛峰的卡玛河谷,猎获一个雄鸟, 生殖腺为7 x 6 mm. 由此可知,棕腹仙鶲的繁殖期, 在我国为4-6月。鸣声似喘息的“zi-i-i-f-cha-chuk”声 (约翰·马敬能等, 2000)。 |
分布信息 | 国外见于印度东北部, 印度北部, 不丹, 尼泊尔, 中印半岛, 缅甸, 泰国等地。; 我国西藏南部、昌都地区西南部、云南(留鸟)、 四川、陕西南部。;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棕腹仙鶲全世界有3亚种 (Mayr & Cottrell, 1986 ), 在我国有2亚种 (郑作新,1987,1994), 云南均有分布。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十二卷 雀形目 鹟科III 莺亚科 鹟亚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