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Muscicapidae |
科中文名 | 鹟 科 |
学名 | Locustella certhiola (Pallas, 1811) |
中文名 | 小蝗莺 |
引证 | Locustella rubescens Blyth, 1845. Journ. As. Soc. Bengal, 14: 582 (Calcutta, India).; Motacilla certhiola Pallas, 1811. Zoogr. Rosso-As. 1: 509 (Lake Baikal, Siberia).; |
俗名 | Pallas's Grasshopper Warbler; 花头扇尾; 蝗虫莺; 柳串儿; 扇尾莺; |
鉴定特征 | 上体橙褐色至橄榄褐色,具黑褐色斑纹较显著,下体羽乳白色,无斑纹。尾羽腹面具显著的近端黑斑和淡白色先端。 |
形态描述 | 雄性成鸟:上体呈橙褐色,自头顶至背部具显著的黑褐色纵纹,腰部色泽略淡;前额橄榄褐,眼先、耳羽棕褐色,贯眼纹暗褐色,眉纹淡棕色;颈项部边缘灰白色;飞羽和翅上覆羽黑褐色,覆羽外缘淡灰褐色,第二枚飞羽外翈缘泛白;尾羽暗棕褐色,近端较黑,先端缀灰白色端斑甚显著,但两枚中央尾羽无近端黑,且端白而呈纯棕褐色;尾羽表面具隐约显现的暗色横纹。下体在喉、颏、腹近白色,胸部淡棕褐色,有的胸部带黑褐色斑点;两胁及尾下覆羽橄榄褐色至淡黄褐色,后者先端泛白。 雌雄鸟体色相似。 亚成鸟:上体呈橄榄褐色较鲜淡,斑纹边缘较模糊,微沾棕色羽缘。下体皮黄色,颈和胸带显著的黑褐色纵纹,喉中央纯白;两腋橄榄黄褐色,也带暗褐色纵纹;尾羽端部白斑较暗淡,表面暗色横纹较不显。上喙较成鸟突出,退化飞羽略长于初级覆羽。 虹膜暗褐色;嘴暗褐色,下嘴基黄褐色;脚暗褐色。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长 尾长 跗蹠 ♂♂(37) 15.9 142.8 12.7 66.5 52 22.0 (14.0-18.0) (111-155) (10.4--15.0) (60.0-71.5) (43.0-62.0) (20.0-23.7) ♀♀(18) 15.6 139.7 12.4 62.7 50.3 21.7 (14.0-17.0) (106-160) (11.5-13.5) (51.3-66.0) (47.5-58.0) (20.0-23.0)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小蝗莺主要栖息于湖泊、河流等水域附近的沼泽地带、低矮树木、灌丛、芦苇丛中及草地,亦见于麦田。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性懦怯、活动很隐蔽,善于藏匿,平时总是躲藏在芦苇、灌丛和高草丛中,很少飞行,除繁殖季节外,亦很少鸣叫,偶而发类似 “ji-ji” 叫声。常偷偷摸摸、躲躲闪闪地潜行在茂密的草、灌丛的地面上觅食,一般难于发现。但在繁殖季节,雄鸟常站立在芦苇、灌木、高草的顶端鸣叫,并不时地飞入空中边飞边叫,然后再滑翔而降,如此不断重复,几乎整天叫声不停,晚上有时也发出鸣叫。 叫声为拖长的沙哑颤音 “chir-chirrr”;也有示警时的尖细 “tik tik tik” 声 (约翰·马敬能等, 2000)。 主要食物以各种昆虫及其幼虫为主,胃检有叩头甲及其幼虫。偶而也吃少量植物性食物。 繁殖期5-7月,营巢于芦苇丛中及茂密的草丛地面上。巢呈深杯状,主要用枯草构成,内垫有细草茎。繁殖期在北京地区采得雄性成鸟,睾丸膨大大约5×3mm。6月中旬能看到刚离巢的幼鸟。 每窝产4-6枚卵。卵呈粉红色,缀以红褐色、深紫色、玫瑰粉红色斑点,以及少许黑褐色或红色斑点。卵的大小为18-19mm×13-14mm。 |
分布信息 | 新疆(塔里木盆地西部及天山、东部哈密)、甘肃(西北部)、宁夏(永宁)、青海(东北部门源、柴达木盆地)、内蒙古(西部阿拉善盟、中部伊克昭盟、东北部呼伦贝尔盟、赤峰、呼和浩特)、黑龙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吉林(长春、四平、辽源、延边)(繁殖鸟)、辽宁(丹东、大连)、北京、河北、河南、山东(青岛、威海、维县)、江苏(沙卫山)、浙江(西北部、杭州及长江下游)、福建(福州、邵武)、广东、广西(旅鸟)。; 朝鲜,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往东至鄂霍次克海,勘察加半岛,远东,中亚,印度,缅甸,孟加拉国,斯里兰卡,老挝,泰国,马来西亚。; |
分类学讨论 | 此种在全世界共有4亚种,中国均有分布,以下依次描述。其中的东北亚种L. c. minor分布较广,数量较多,故描述以该亚种为主。 Meise (1938), Vaurie (1959) 认为本种和北蝗莺在印度尼西亚有中间类型,而认为是同一个种。此后,Beaman (1994) 报道两者在鄂霍次克海北部有中间类型出现,且两者鸣声相似,也同意将两种合并。但是,Dementiev and Gladkov (1954, 1968) 因它们在东西伯利亚边缘地区繁殖区域重叠但几乎没有发生相互杂交现象,而认为是两个独立的物种。这一观点后来得到多数学者的采纳 (Waston 1986, Sibley and Monroe 1990, Howard and Moore 1980, 1991, Inskipp et.al., 1996, 郑作新 1987, 1994, 2000, 2002, 赵正阶2000)。该种与北蝗莺、史氏蝗莺构成了超种 (Cramp 1992)。雷富民等 (1998) 对蝗莺属的数值分类研究,发现小蝗莺、北蝗莺和史氏蝗莺首先聚合在一起,然后再依次与矛斑蝗莺和苍眉蝗莺聚合,说明在这些类群中,前3种在表型特征上亲缘关系较近。 本种计有4亚种,全部见于我国。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十二卷 雀形目 鹟科III 莺亚科 鹟亚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