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Muscicapidae |
科中文名 | 鹟 科 |
学名 | Phylloscopus reguloides Blyth, 1842 |
中文名 | 冠纹柳莺 |
俗名 | Blyth’s Crowned Willow Warbler; 柳串儿; |
鉴定特征 | 体型较小(全长110mm以下)。上体橄榄绿色;头顶呈灰褐色,中央冠纹淡黄色;翅上具两道淡黄绿色翅上横斑;下体白色微沾灰色。 |
形态描述 | 上体概呈橄榄绿色;头顶较暗,稍沾灰黑色,中央冠纹淡黄色;眉纹长而明显,呈淡黄色;一条自鼻孔,穿过眼睛,向后延伸至枕部的贯眼纹,呈暗褐色;颊和耳羽淡黄和暗褐色相杂;翅和尾羽黑褐色,各羽外翈边缘与背同色;最外侧两对尾羽的内翈具白色狭缘;大覆羽和中覆羽的尖端淡黄绿色,形成二道翅上横斑。下体白色,微沾灰色,胸部稍缀以黄色条纹;尾下覆羽为沾黄的白色。雌雄两性羽色相似。 虹膜暗褐色;上嘴褐色,下嘴褐色;脚角黄色。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10) 7.67 103.5 8.3 60.1 41.1 18.29 (7-8.5) (100-109) (8.0-8.7) (56-64) (37-45) (17.9-18.4) ♀♀(8) 7.79 102.13 8.42 57.5 39.63 18.0 (7-9) (99-105) (8.1-9) (54-60) (38-41)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冠纹柳莺栖息于海拔4000m以下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林缘灌丛地带。秋冬季节下移到低山或山脚平原地带。除繁殖季节成对或单只活动外,多见3-5只成小群活动于树冠层,以及林下灌、草丛中,尤其在河谷、溪流和林缘疏林灌丛及小树丛中常见。 食物主要以昆虫为食。据吴至康等 (1986) 在贵州地区剖检9个鸟胃,全为昆虫;另据李桂垣等(1985) 在四川剖检53个鸟胃,食物全部为昆虫,如鞘翅目(金龟甲、瓢甲、金花甲、蟓甲等),鳞翅目(毛虫等),膜翅目(蚂蚁、蜂等),双翅目(蝇等),同翅目和革翅目等昆虫。 冠纹柳莺的鸣声似山雀的 “chi chi pit-chew pit-chew” 声,后转成似鹪鹩的颤音。叫声为重复的响亮两音节 “pit-cha” 或三音节 “pit-chew-a” 声 (约翰·马敬能等, 2000)。 繁殖期5-7月。营巢于海拔2400-3000m的喜马拉雅山地区。通常营巢于由苔藓、蕨类植物、林木隐蔽很好的岸上的洞穴中,有时营巢于原木或树上的洞中,巢由绿色的苔藓构成精致的球形,有时还增添枯叶和地衣,内垫柔软的植物纤维或偶见有羽毛。每窝产4-5枚卵,卵呈白色,无斑点。卵(50枚)平均大小为15.3×11.9mm。双亲共同孵卵,雌鸟承担更多的孵卵工作。中杜鹃和小杜鹃常产卵于巢中由冠纹柳莺代孵 (Ali & Ripley, 1973)。 |
分布信息 | 北京、山西、陕西(北部神木、中部秦岭山区、南部留坝)、甘肃(南部天水、文县)、宁夏(泾源)、贵州(西北部赤水、北部遵义、东部江口和南部望谟)、西藏(南部、昌都地区西南部和东南部)、重庆(秀山)、四川(北部松潘、西部康定、西南部木里、南部美姑、中部雅安地区)、云南(西部龙陵、西北部丽江、中部昆明、峨山)、福建(西北部武夷山)、海南(东南部吊罗山)(繁殖鸟)、越冬或迁徙期间见于云南(西部和南部马关)、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和香港等地。; 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尼泊尔,印度,孟加拉国,缅甸等地。; |
分类学讨论 | 冠纹柳莺的冠纹显著,翅上有两道淡黄色翅上横斑;第2枚飞羽长度介于第7、8枚之间,尾下覆羽和下体余部的色泽不呈为明显的黄色和白色的对比,这些均与冕柳莺Phylloscopus coronatus不同。 冠纹柳莺全世界共计有6亚种,它们是指名亚种P. r. reguloides、西南亚种P. r. claudiae、华南亚种P. r. fokinensis、克什米尔亚种P. r. kashmiriensis和阿萨姆亚种P. r. assamensis、越南亚种P. r. ticehursti等。 我国境内分布有3亚种,即指名亚种P. r. reguloides、西南亚种P. r. claudiae和华南亚种P. r. fokinensis。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十二卷 雀形目 鹟科III 莺亚科 鹟亚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