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Muscicapidae |
科中文名 | 鹟 科 |
学名 | Prinia atrogularis (Moore , 1854) |
中文名 | 黑喉山鹪莺 |
引证 | Suya atrogularis Moore, 1854. in Horsfield and Moore, Cat. Bds Mus. E. Ind. Co. 1: 326 (Darjeeling, India and Nepal).; |
俗名 | Black-throated Hill Prinia; |
鉴定特征 | 全长130-195mm。尾羽修长,上体无纵纹,呈纯橄榄褐色,头顶多渲染褐色,眉纹白色,头部两侧灰褐色。下体淡棕白色,两胁棕褐色,下喉至胸斑杂黑色斑纹。两性相似。指名亚种头顶至后颈暗灰,白色眉纹不明显;夏羽颏、喉黑色。P. a. superciliaris亚种,头顶至后颈灰棕褐色,白色眉纹显著;夏羽颏、喉淡棕白色,喉侧和胸部斑杂黑色纵纹。夏羽和冬羽相似。 |
形态描述 | 成鸟 夏羽:前额、头顶至后颈、肩羽和背至尾上覆羽橄榄棕褐色,头顶较暗;白色眉纹由前额两侧伸达后枕;眼先和眼圈灰黑色;颊灰黑,斑杂棕褐色细纹;耳羽灰棕褐色;翅上覆羽和飞羽表面暗棕褐,初级飞羽外缘亮棕褐色;尾羽棕褐色,外侧尾羽尖端淡棕色。颏、喉淡棕白色,两侧杂黑褐色细小点斑;胸亦淡棕白色或多或少斑杂黑褐色纵纹;腹部中央淡棕白色,两胁和覆腿羽棕黄褐色;腋羽和翅下覆羽淡棕白色。 冬羽:上体和下体多染棕黄色,羽色较夏羽鲜亮;胸部的黑色纵纹亦较浓着。 虹膜灰褐色;上嘴暗褐色,下嘴黄褐色;跗蹠和趾爪黄褐色。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长 尾长 跗蹠 ♂♂(31) 10.64 162.82 10.42 46.19 93.37 21.66 (8-13) (135-199) (9-13) (43-49) (71-110) (20-23) ♀♀(13) 9.42 160.09 9.95 45.16 91 20.84 |
生物学描述 | 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低山丘陵及开阔河谷、平原地带的林缘、灌木草丛之中。常见单个或成对活动,秋未冬初三、五只结成家族群活动。活动时在枝叶丛中跳跃,性活泼好动、喧闹,鸣声嘈杂。3-4月间雄鸟常栖在树枝或高草的顶端鸣叫,叫声响亮悦耳,鸣声似 “cho-eecho-ee”。食物主要是昆虫,剖验4-7月采自滇西地区的10只鸟胃,见有膜翅目昆虫2次,半翅目昆虫1次,鳞翅目幼虫2次,白蚁2 次,小甲虫6次及其它昆虫碎片。胃容物全是昆虫。吴至康等 (1986) 剖验3个胃中,见有昆虫3次,树果2次。 Robson (2000) 记述黑喉山鹪莺在东南亚地区的繁殖期为3-6月,巢成球状结构,开口于大的一侧,巢位于植株的下部,离地面约60cm;窝卵数3-5枚,蛋壳通常为淡绿色或淡蓝色,有的呈白色或粉红色;在蛋壳的宽端常有红色或红褐色斑纹,形成环状;卵的量度为16.9×12.7mm。巢内常有八声杜鹃卵寄孵。 |
分布信息 | 西藏东南部、四川西南部、云南、贵州南部、广西、广东和福建中部等地(留鸟)。; 尼泊尔东部,不丹,印度北部,大吉岭,阿鲁纳查尔邦,卡西和卡恰尔山地,阿萨姆,那加山地和曼尼普尔,孟加拉吉大港山地,缅甸西部钦山,中部掸邦,卡延邦和南部德林达依,老挝,越南,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达腊岛西部的低山地带。; |
分类学讨论 | 全世界有7亚种 (Howard and Moore, 1980; Mayr and Cottrell, 1986),中国有2亚种。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十二卷 雀形目 鹟科III 莺亚科 鹟亚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