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Muscicapidae |
科中文名 | 鹟 科 |
学名 | Actinodura ramsayi (Walden, 1875) |
中文名 | 白眶斑翅鹛 |
引证 | Actinodur Ramsayt Walden,1875,Ann. Mag. Nat. Hist. (4)15:402(模式产地:缅甸 Karenni State)。; |
俗名 | White-spectacled Barwing;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具冠羽;前额、头顶同为铁锈色;头侧、眼先和耳羽灰褐色;有明显的白色环绕着眼周;上体灰橄榄褐色,暗色横斑隐约可见;翅具黑色横斑;尾羽呈凸尾状,棕褐色,可见明显的黑色横斑,末端白色;下体赭黄色,腹部中央黄白色。两性相似。 |
形态描述 | 形态前额、头顶暗棕色,头顶羽毛延长形成浓密的羽冠;头侧和耳羽灰褐色,眼先和眼下深褐色;白色环绕眼周,形成明显的眼圈;后颈、肩部,背部、腰部及尾上覆羽灰橄榄褐色并具不明显的暗色横斑;中覆羽和小覆羽亦为灰橄榄褐色并具十分明显的窄的暗色横斑;小翼羽黑色,外翈基部具褐色横斑;初级覆羽黑色,飞羽暗褐色,外翈棕褐色具黑色横斑,最内侧次级飞羽、内外翈均为灰橄榄褐色并具黑色横斑;尾羽梯形,棕褐色,着以明显的黑色横斑,末端白色;颊部和颏部棕色;下体大部分赭黄色;腹部中央黄白色;尾下覆羽灰棕褐色,末端白色。雌雄体色相似。 虹膜亮褐色;嘴褐色;跗蹠灰褐色。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跗蹠 ♂♂(8) 35—43 127—227 15—18 82—84 30—35 ♀♀(8) 35—38 205—230 15—17 79—85 28—32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常活动于稠密的森林和茂密的灌丛中,海拔高度约在915-1,525米间;动作疾速,常在小枝间跳来跳去,边跳边唱,性甚活泼。 |
分布信息 | 在国外,见于缅甸,泰国,老挝和越南等。; 广西西南部和西北部,云南东南部。; |
分类学讨论 | 本种与栗额斑翅鹛十分相似,但可依据下列特征,加以区别。 白眶斑翅鹛:前额、头顶棕近锈色;眼圈白色;初级飞羽外翈棕褐色,具黑色横斑;尾羽具明显的黑色横斑。 栗额斑翅鹛:前额栗棕色;头顶灰褐色;眼圈暗棕色;最外侧数枚初级飞羽外翈浅灰色,其余初级飞羽外翈棕褐色,具黑色横斑;尾羽黑色横斑隐约可见。 亚种分化本种有3个亚种,分布于我国的仅1个亚种。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十一卷 雀形目 鹟科:II画眉亚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