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Muscicapidae |
科中文名 | 鹟 科 |
学名 | Garrulax monileger (Hodgson, 1836) |
中文名 | 小黑领噪鹛 |
引证 | Garrulax moniliger,Smythies,1953,52—53.; Cinclosoma monilegera Hodgson,1836,As.Res.19:147(模式产地:尼泊尔)。; |
俗名 | Lesser Necktaced Laughing Thrush;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体形大小较画眉稍大。上体及翅、尾等大都棕橄榄褐色,后颈棕色;胸具黑圈。 |
形态描述 | 形态(依据采自云南的指名亚种)头顶棕橄榄褐,后颈转棕,形成一横带;外侧尾羽具白色端斑和黑色次端斑;眉纹白色;眼先黑;耳羽灰白,而上下均缘以黑纹,在耳羽下缘前端的黑纹不显;颏、喉均自,胸部贯以黑圈;腹侧和两胁棕黄色;腹部中央纯白;尾下覆羽淡棕。 虹膜黄色;嘴黑褐,先端及嘴缘较淡;脚淡褐色,瓜黄褐色。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4) 78—85 270—290 24—26 118—125 123—131 42—43 ♀♀(3) 75—90 270—279 25—26 118-122 123—125 42—43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性好结群,常与其亲缘种黑领噪鹛 Garrulax pectoralis 及其他噪鹛混群在一起。平时栖于山脚或低山阔叶林中,在林下灌木丛及杂草间活动。叫声嘈杂,犹如其他噪鹛一样;一旦发现有人,立即销声匿迹。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鸟类组(1980)曾于4月间就指名亚种,剖检七只鸟胃,检出浆果、无花果及其他植物种子及昆虫等。 |
分布信息 | 从云南西部东至福建,南抵海南岛。; 在国外,从尼泊尔沿喜马拉雅山脉向东南至中南半岛,但不南伸至马来西亚。; |
分类学讨论 | 本种与黑领噪鹛(Garrulax pectoralis Gould)甚相近似,因而称为亲缘种(siblingpecies)。这两种噪鹛的比较,详见黑领噪鹛的讨论中。 亚种分化此种噪鹛在我国境内有4个亚种的分化。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十一卷 雀形目 鹟科:II画眉亚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