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Muscicapidae |
科中文名 | 鹟 科 |
学名 | Leiothrix argentauris (Hodgson, 1837) |
中文名 | 银耳相思鸟 |
引证 | Mesia Argentauris Hodgson,1837,Ind.Rev.2:88(模式产地:尼泊尔)。; |
俗名 | silvet-eared Leiothrix;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头顶黑色;耳羽银灰色;翅有明显的朱红色翼斑;尾上和尾下覆羽与翼斑同色;上体以橄榄黄和橄榄绿色为主。两性稍有不同。 |
形态描述 | 形态(依据滇南亚种的标本) 雄性成鸟:前额橙黄色;头顶、眼先和颊部黑色;耳羽银灰色;颈部与前额同色;上体余部灰橄榄绿色。翅上覆羽与上体同色:飞羽暗褐色,除最内侧的次级飞羽外,余羽外翈边缘基部朱红色,构成鲜明的翼斑,端部橙黄色;初级飞羽除第1—2两枚外,羽片的基部均不成朱红色。尾羽暗灰褐色,除中央一对外,其余尾羽的外翈边缘均为橙黄色;尾上覆羽与翼斑同色。颏、喉及胸部深黄色,喉侧及上胸沾红;腹部橄榄黄色;两胁橄榄绿色;尾下覆羽与尾上覆羽同色,但较淡些。 雌性成鸟:羽色与雄鸟相似,但尾上覆羽橄榄褐色,尾下覆羽黄褐色;胸、腹黄色微沾灰色。 虹膜红褐色或褐色;嘴橙黄色;跗蹠和趾肉黄色。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8) 23—29 160-175 11-14 73—80 64—70 24—28 ♀♀(4) 23—26 157—165 12-13 72—79 68—70 25—27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通常栖居在平原及海拔1,000米左右的小丘,成群活动于常绿阔叶林、灌丛和竹丛间。性活泼好动,不善远飞,常在树间和枝条间穿梭跳跃,很少静栖于树上。常寻食于树丛下层,跳动在树下的地面上;或活动于竹林间及林间空地上;有时活动于高树间或小乔木的中、上层。亦常与画眉科其他种类混群。 据 Stanford et Mayr(1941)和郑作新等(1966),本种鸟类食性很杂,多以昆虫如象甲、瓢虫、鳞翅目幼虫、蚂蚁等,及植物种子如玉米、草莓、悬钩子、杂草籽等的种子和植物果实如榕果等为食。 |
分布信息 | 在我国仅分布于西藏东南部,云南省的西部、南部与东部及广西省的西南部。; 在国外,见于印度,尼泊尔,锡金,孟加拉国,缅甸,泰国,老挝,越南及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西部山区等。; |
分类学讨论 | Hodgson(1837),Baker(1922),La Touche(1923),Mayr et Greenway(1938)等人曾把银耳相思鸟(L.argrntauris)单独列为 Mesia 属:Salvadori(1879), Ripley(1948)都把银耳相思鸟列入相思鸟属。因两种外形十分相似,如嘴峰弯曲,嘴长约为头长的一半,鼻孔不被羽毛掩盖,翅比尾长等特征二者都相同,故将两种列在同一个属是十分恰当的。 据何纪昌等(1980)1),采自云南勐海、西盟的标本鉴定为指名亚种。但我们在同一地区所采的标本,发现其中也有喉侧红色即喉部及上胸不是纯黄色的,因此指名亚种(L.a.argentauris)是否见于我国,尚属疑问。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十一卷 雀形目 鹟科:II画眉亚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