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Muscicapidae |
科中文名 | 鹟 科 |
学名 | Napothera epilepidota (Temminck, 1827) |
中文名 | 纹胸鹪鹛 |
引证 | Myiothera cpilepibota Temminck,1827,P1.coI.,livr.74,p1.448(模式产地:印度尼西亚的爪哇)。; |
俗名 | Small wren Babbler;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眉纹长而呈棕色;上体大都朱古力褐色;下体大都白,两胁沾棕色;尾特短。 |
形态描述 | 形态(依据云南东南部大围山的N.e.laotianus标本) 上体除尾上覆羽为棕褐外,均暗朱古力褐色,头顶至肩各羽均具黑缘和微白羽干;大中覆羽的羽端均具白点;次级飞羽的羽端缀以棕点;耳羽黑;眉纹淡棕;喉白;胸和腹部中央大都白色;胸侧橄榄褐而具白纹;胁沾棕色。 虹膜淡褐;上嘴黑褐,下嘴灰;脚和趾等灰褐色。 量衡度: 采集地 性别 体重 嘴峰 翅 尾 跗蹠 云南东南部大围山 ♂(1) 16 13.5 52 25 22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常出没于荫暗密林中,躲匿在长满苔藓的石头、满盖着蕨类的倒木或树桩间,往返攀爬,其习性实与噪鹛类相比,更近似鹪鹩。 |
分布信息 | 仅见于云南东南部、广西瑶山以及海南岛; 在国外,分布于中印半岛,西抵印度阿萨姆,南到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及爪哇。; |
分类学讨论 | 分类讨论 本亚种的喉纯白,与缅甸的N.e.bakeri有别。它的嘴和翅均较越南北部的N.e.amyae(翅52—57,嘴峰17—18)为短。任国荣的N.e.delacouri(翅52—54,嘴峰13-14;采自广西瑶山)似应列为N.e.laoliana的同物异名。 亚种分化 本种约有13个亚种的分化,其中见于我国者仅有2个亚种。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十一卷 雀形目 鹟科:II画眉亚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