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Muscicapidae |
科中文名 | 鹟 科 |
学名 | Luscinia cyane (Pallas, 1776) |
中文名 | 蓝歌鸲 |
引证 | Erithacus cyane,Ripley(in Mayr and,Paynter),1964,47.Etchecopar et Hue,1983,141;de Schauensee,1984,346;Ali and Ripley,1987,568;蔡其侃,1987,437.; Motacilla cyane Pallas,1776,Reise versch.Prov.Russ.Reichs 3:220(foot—note),697(模式产地:西伯利亚的Daurian region).; Larvivora cyane,Baker, 1924, p.12.; Larvivora cyane bochaiensis Shulpin,1928,Ann.Mus.Zool.Acad.Sci.URSS 28(1927):404(Fansa Station,Suchan railroad,southern Ussuriland).; |
俗名 | Siberian Blue Robin; 挂银牌(四川); 蓝靛杠; 蓝尾巴根子(北名);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雄鸟上蓝下自;雌鸟上褐,下体近白,胸部稍杂以褐斑。 |
形态描述 | 形态 雄性成鸟:上体自头顶以至尾巴概暗蓝色;眼先、头和颈的两侧黑;两翅暗褐,翅上覆羽与背同色;下体纯白。 雌性成鸟:上体橄榄褐,腰和尾上覆羽暗蓝;翅上的大覆羽具棕黄色末端;下体白,胸羽缘以褐色,有时微沾皮黄色。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11.4 73.5 48.9 25.3 ♂♂(10) 14—18 113—135 (11.2—12.7) (72—75.2) (46—54) (24—26) 12 71.3 47 (25.1) ♀♀(10) ll—17 103—138 (10.9—12.9) (69—72) (45—50) 23.5—26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此鸟几乎完全为地栖性,平时奔驰地上,很少栖止于枝头上;驰走时,尾常上下扭动不已。性甚隐怯,大多匿窜于芦苇荆棘间,不易观察到。它在灌丛间,歌声多变而动听。 此鸟的食物,几乎全为甲虫和其他昆虫(寿振黄,1 953)。郑作新等(1 958)在河北昌黎于1953年5月间剖检5个鸟胃,内含食物中昆虫占了99.76%,主要为鞘翅目种类,包括叩头甲、象甲、次为蚂蚁和鳞翅目种类。此外,还检有小蚌壳。赵正阶等(1985)报道在吉林长白山地此鸟主要以叶蜂、象甲、金花虫、叩头虫、蚂蚁及其他昆虫和幼虫等为食;此外,还食蜘蛛、多足虫等小型动物。 巢多营在1 000米以上的密林深处。赵正阶等(1 985)在长白山找得一巢,筑在一棵红松倒木苔草墩下,巢上有松枝和枯草掩盖,极为隐蔽。巢呈碗状,外径8—1 5,内径6—9.5,高6.5—7.2,深4—5厘米;外壁由枯草茎、草叶、树叶、枯枝及苔藓等构成;内壁由叶柄和细草等编织而成;巢内垫以干草叶和须根。营巢由雌鸟承担。巢筑成后的第二天就开始产卵,每天一枚,每窝产卵5—6枚。卵为卵圆形,呈天蓝或蓝绿色,光滑无斑,仅钝端有一淡色环带。卵的大小为15—19.5毫米,重2.O一2.1克。产完卵后隔一天才开始孵卵。孵卵亦由雌鸟承担。孵化期12—13天。 |
分布信息 | 在国外,分布于西伯利亚东部和东南部,朝鲜,日木(繁殖鸟);越冬在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偶见于印度,缅甸。 ; 繁殖于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盟博克图,黑龙江省小兴安岭、中部帽儿山,吉林省长白山,北京百花山;迁徙经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山西,陕西南部,宁夏,甘肃东南部,四川东部,贵州,云南西部、南部及东南部,浙江,福建,广东珠江口,西藏南部等地。 ; |
分类学讨论 | 分类讨论 此种歌鸲原分为两个亚种,即指名亚种,另有一亚种Luscinia cyanebochaiensis Shulpin,1928,Ann.Mus.Zoo1.Acad.Sci.,USSR 28(1928),p.404(FansaStation,Suchan railwoad,southern Ussuriland).据Vaurie(1959),后一亚种的雄鸟与指名亚种对比,其上体较暗蓝,并较少灰色,雌鸟上体的橄榄色也较暗。 从上所述,这两亚种的羽色区别不显,而且它们的繁殖区亦相重叠;因此,Dementiev等(1954)早就把它作为指名亚种的同物异名。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十卷 雀行目 鶲科:Ⅰ 鸫亚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