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Muscicapidae |
科中文名 | 鹟 科 |
学名 | Myiophoneus caeruleus caeruleus (Scopoli) |
中文名 | 指名亚种 |
形态描述 | 鉴别特征 通体深紫蓝色,并具有闪亮的蓝色点斑。 形态(依据河北省采到的指名亚种标本) 成鸟(夏羽):上体全部、头和颈的两侧、下体自颏至上腹和上胁等均深紫蓝色,各羽先端均具闪艳的较紫色滴状斑;这些滴斑之在背和两肩者较在头顶和后颈者为大,而在下体者则为形更大;腰和尾上覆羽紫亮较差,端斑亦较疏;眼先近黑无斑。 翅膀上的小覆羽闪着更蓝的紫色,其余的覆羽黑褐,而表面渲染暗紫蓝色,中覆羽先端缀以紫白点;飞羽亦黑褐,其表面除第一枚外亦沾暗紫蓝色。尾羽纯紫蓝色,内缘转黑褐色,下腹、下胁、尾下覆羽以及腋羽等均黑褐。腰和下胁有时还掩蔽着一些白羽,均不外露。 幼鸟(7月间采自福建):上体包括两翅和尾等的表面纯紫蓝色,无滴状斑,仅翅上中覆羽的先端缀以白点;眼先和耳羽近黑;下体乌棕褐,胸和上腹杂狭细的白色羽干纹,至喉甚微,喉侧密缀以紫白色短纹。 虹膜暗褐;嘴和脚均黑。幼鸟下嘴呈角褐色。 量衡度 :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10) 156.0 约300 27.4 175.0 121.1 51.3 (136.0—188.O) (23.2—30.1) (165一179) (113.2一128.5)(49.6—53.5) ♀♀(10) 160.0 约280 27 167.5 114.4 48.5 (137.0一179.O) (25.6--27.9) (160一175) (110—119) (46.9—50.8) ;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常栖息于多石的山溪或崎岖岩石间,在乱石中翻来复去,时东时西,时上时下,忽隐忽现。它在地面上作跳跃状前进,不似鸫类之在地面上奔驰。栖止在岩石上时,常展尾羽而上下扭转。叫声宏亮尖锐如萧,富有音韵。觅食在地面上或浅水间。所食的物质悉为昆虫及小蟹等(寿振黄,1936)。我们在云南南部剖验一胃,内为蜂与金龟甲幼虫。 繁殖自4月开始。巢以苔藓混着苇茎、残叶及柔软物质等,造成杯状,内垫以叶片、根 须及卷须等,置于山溪近旁的崖棚上或岩隙间,山上庙宇的木梁上或簪下,或在树枝分叉处,距地约13米。卵每产4枚,或几乎纯淡绿色而无斑杂,或呈黄绿或淡褐色,而具暗淡不一的红色细斑,或稀或密,或在卵的钝端结集成圈状,甚至覆盖着卵的全面,若涂色一般。卵的大小平均为32—37×25—27毫米。 |
分布信息 | 分布于上列两亚种以东的我国大陆,南自两广,北抵秦岭山脉及山西,河北等省。;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十卷 雀行目 鶲科:Ⅰ 鸫亚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