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Muscicapidae |
科中文名 | 鹟 科 |
学名 | Tardus naumanni Temminck, 1820 |
中文名 | 斑鸫 |
俗名 | Dusky Thrush; 窜鸡(东北); 红尾穿草鸡(北京); 红尾鸫;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两性相似。上体呈橄榄褐;胸及两胁布满栗色斑点;腋羽及尾呈棕红色。 |
形态描述 | 形态 (依据北京中关村所采的指名亚种标本) 雄性成鸟:眼先黑色;眉纹淡棕红色;前额、头顶、后颈及耳羽等均呈橄榄褐色,各羽具黑色羽干纹;背、两肩及腰亦为橄榄褐,惟腰有时具有少许栗斑;尾上覆羽橄榄褐,或具栗斑,或几为棕红色,稍染以橄榄褐色;大覆羽黑褐色,外翈羽缘棕白或棕红;翅黑褐,外翈羽缘亦为棕白或棕红色;中央一对尾羽黑褐,羽基缘以棕红,外侧尾羽大都棕红,最外侧尾羽几乎全部棕红色。颏、喉栗色,各羽具灰白羽缘(个别标本的颏、喉呈灰白稍沾黄色);喉侧具黑斑(个别标本的颏、喉亦具黑斑);胸、两胁及尾下覆羽栗色,羽缘白色;腹白;尾羽下表面棕红色。 雌性成鸟:近似雄鸟,但喉部黑斑较多,上体橄榄色较明显。 雄性幼鸟(依据1959年6月28日采自青海贵南的标本):眉纹淡皮黄色;自额至上背及两肩为灰褐色,各羽具黑色羽干纹;下背呈鲜亮淡皮黄色,具灰褐色羽端斑;腰银灰色,具暗褐色羽干纹;飞羽黑褐色,外翈羽缘棕白;尾上覆羽棕红;尾羽与成鸟相似。下体几为淡棕黄色,布满黑色蠹状斑。 雌性幼鸟(依据1958年8月7日采自青海天峻的标本):眉纹淡皮黄色;眼先、额等均棕白沾黄;头顶和颈灰褐,各羽具宽阔的棕白色羽端斑;背橄榄褐,各羽具黑色横斑和较宽的棕白色羽端斑;腰银灰色沾黄,具深浅不一的黑色横斑;尾上覆羽棕红,各羽具黑褐色横斑和棕白色端斑;飞羽黑褐色,各羽外翈具棕白色羽尖和羽缘;尾羽与成鸟相似。下体与雄性幼鸟相似,但沾较浓黄色和较粗的黑色蠹状斑。 虹膜褐色;嘴黑褐,下嘴基部黄色;脚褐色。 量衡度 :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11) 77(10) 222(9) 18 128 94 34 (69—85) (204—236) (17—19) (123—130) (92—98) (32—38) ♀♀(10) 72 22l 18 126 92 33 (48—83) (204—235) (16—20) (12l—130) (77—100) (32--35)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斑鸫在东北地区,迁来时间随历年气温回升早晚而有所不同。春季迁来时间最早为3月末、4月初和中旬是高峰期,5月初以后就很难见.到;秋季迁来时间是9月末开始,高峰期在10月初,至11月中旬开始迁离,迁徙时间延续一个多月。在贵州每年9月下旬迁来,翌年5月初迁离。在北京地区,最早见于9月下旬,最晚见于翌年6月初;在台湾地区,每年10月至翌年5月为常见的冬候鸟。 斑鸫一般数只到几十只结成群,活动于海拔2 400米以下丘陵地区,常见于林缘,农田旷野、道旁、村屯附近的灌丛草地和次生阔叶林中,有时也深入到茂密的原始阔叶林和混交林深处,但数量较少。吴至康等(1986)于1976年11月一12月曾在贵州省绥阳县宽阔水域见到上千只斑鸫,其振翅声呼呼作响。 斑鸫性甚活泼,活动时伴随着“叽、叽、叽”的鸣叫声,一般多在地面上活动。觅食时常边跳跃边找食边鸣叫。迁徙时,常结成大小不同的群体活动。性大胆、不怯人。常常人走到跟前,才从地上起飞,就近落于树上,或向前飞行数十米远后又落在地面上,继续进行觅食。 郑作新等(1963)在河北昌黎于4、5、10等月剖检12个鸟胃,得知89.8%为昆虫,包括沟叩头(虫甲)、金龟(虫甲)、伪步行(虫甲)等主要地下害虫。在鲁南徽山湖于4、10月剖检3只鸟胃,其中2胃有蝗虫、壁蟊、昆虫幼虫等,1只全为野生植物种子。梁启桑(1957)在湖南长沙2月间,从1只鸟胃中检出了植物种子。 据寿振黄等(1940)在北京和青岛对冬季3只鸟胃的剖验,81%为枣、桧、槐等果实,余为甲虫、蚁、蝽蟓、膜翅目昆虫、蛛蜘、蜗牛等,这与郑作新(1958)就河北昌黎4、9、11等月间由10个鸟胃所得分析结果,恰巧相反,昆虫占了总食量的87.57%,余为蜘蛛和植物性食物。所吃的主要害虫有金龟甲、象甲和伪步行甲等。周世锷(1958)在南京剖验了48只鸟胃,所得结果相同。在它的食物中,农林害虫占80.87%,内包括蝗虫、金针虫、金龟甲、地老虎等。郑作新等(1973)在秦岭山区于4月剖检了9个胃,昆虫见于8个胃,小螺蛳和植物性食物见于1胃,经鉴定所食的昆虫有金针虫、金龟甲、蝽蟓、伪步行甲、蚂蚁和鳞翅目幼虫及鞘翅目幼虫等。吴至康等(1986)在贵州剖检4只胃,1月1胃为野果,4月2胃为昆虫和油菜子,11月1胃为救军粮果。李桂垣等(1985)在四川剖检45只鸟胃,内含物中75%以上为各种昆虫,包括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等的成虫和幼虫,少许鸟胃内还有蜈蚣等其他动物;植物性食物主要有女贞、野葡萄等野生植物的果实。 赵正阶等(1988)斑鸫的食物主要有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直翅目等各种昆虫。此外,也吃山丁子、山葡萄、五味子、山楂、草籽和其他各种灌木、草木植物的果实与种子。食量很大,曾在一个鸟胃中取出同一种昆虫203只o |
分布信息 | 国内见于黑龙江省牡丹江、伊春、带岭、海拉尔,吉林全省,辽宁抚顺、本溪、丹东、大连、盘锦、朝阳,内蒙古杭锦旗、乌海,北京。天津,河北东陵、彭城,昌黎、磁县、濮阳、小五台、北戴河,新疆阿勒泰,青海尼和、贵南、天峻、周屋、柴达木盆地,甘肃兰州,贵州赤水、贵阳、绥阳、贵定、惠水、威宁,山东青岛、东明、西万乡、薛城,江苏南京、盐城,上海,陕西周屋、定边,湖北宜昌、衡山,湖南来阳、资兴,四川成都、沅江、重庆、南充、南江、巫山、合川、峨眉、屏山。甘洛、雅安、天全、西昌、会东、米易、普威、木里、康定、巴塘,山西沁水,江西新军、姚圩,云南西部贡山、泸水、腾冲、盈江、永平、漾濞、丽江、沅水、宁蒗、永善、昆明,福建福州、乍甫,海南及西沙群岛(旅鸟、冬侯鸟);台湾(罕见冬候鸟)。 ; 在国外分布于原苏联西伯利亚,蒙古,朝鲜,日本,偶见于印度,巴基斯坦及欧洲西部(在西欧当是迷鸟) ; |
分类学讨论 | 分类讨论 以往一直认为分布于我国的 Turdus naumanni 都是旅鸟和冬候鸟,但我们查看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鸟类标本馆收藏的375只标本,发现于1959年6月28日采自青海贵南的1♂幼鸟和1958年8月7日采自青海天峻的1♀幼鸟,都是指名亚种Turdus naumanni naumanni的幼鸟。这个亚种可能在这些地区繁殖。 T.n.naumanni和T.n.eunomus的主要区别在于T.n.naumanni的胸部具栗红色斑点和尾羽下表面棕红色,而T.n.eunomus的胸部具黑褐色斑点和尾羽下表面灰褐色。然而,在查看采自全国各地103个指名亚种T.n.naumanni标本,发现其中3♂♂(分别于1935年10月25日采自河北北王庄,1954年4月11日采自河北昌黎和1987年5月24日采自内蒙古贺兰山),它们的体羽颜色、斑点特征均非常相似北方亚种T.n.eunomus,仅黑褐斑较浅而沾栗红;尾羽下表面却似指名亚种T.n.naumanni呈棕红色,显然,这些标本是T.n.naumanni和T.n.eunomus的居间类型。此外,我们还发现1964年8月5日和10日采自新疆阿勒泰的2只北方亚种T.n.eunomus标本(1♂、1 ♀)与采自其他地区的北方亚种T.n.eunomus显然有别(详见北方亚种T.n.eunomus的分类讨论)。 亚种分化 本种共有2个亚种,均见于我国。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十卷 雀行目 鶲科:Ⅰ 鸫亚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