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Muscicapidae |
科中文名 | 鹟 科 |
学名 | Tardus ruficollis Pallas, 1776 |
中文名 | 赤颈鸫 |
俗名 | Red-necked Thrush; 红脖鸫(鸟类试编); 红脖子穿草鸫;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两性相似。体形大小似灰背鸫。上体灰褐,有很窄的栗色眉纹,尾棕栗色。颏、喉和上胸赤褐色,腹白。 |
形态描述 | 形态(依据采自青海的指名亚种的标本) 雄性成鸟:上体自头至尾上覆羽灰褐,额和冠羽中线较暗色;大覆羽和飞羽暗褐染银灰;尾棕栗,中央一对尾羽具较宽而两侧尾羽较窄的褐色羽缘;颊、眉纹、颏、喉及上胸等均赤褐,而颏和喉等的两侧有少量黑斑;耳羽和颈侧灰色;腋羽及翼下覆羽棕栗;下胸至尾下覆羽白色,后者稍染棕栗。 雌性成鸟:上体与雄鸟相似。眉纹色较淡,呈浅皮黄色;颏和喉白具缘以栗色黑褐斑点;胸灰褐具栗色横斑,这些横斑在喉部后缘连成领状;腹和尾下覆羽灰色,两胁具暗褐色细纹。 雄性幼鸟:(1987年10月l2日采自内蒙古鄂托克斯):眼先暗褐,眉纹白而微染黄色;耳羽黑褐;头、颈灰褐缀以黑斑,颈部黑斑宽而明显;翼上覆羽、背、腰及尾上覆羽等均橄榄灰,布满以大而明显的皮黄色斑点;大覆羽及飞羽的外翈羽缘为白至皮黄色,内翈黑褐;尾羽与成鸟相似。颏与喉均白,两侧布满以三角形黑斑;胸白而沾皮黄色,亦具黑斑;两胁白,缀以大形皮黄色及暗褐色的三角形斑点;腹和尾下覆羽纯白。 虹膜暗褐色;嘴黑褐色,上嘴基部黄褐色;脚暗褐色。 量衡度 :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10) 82 248 18 138 110 34 (60—94) (220--250) (17—20) (129—147) (96—120) (32-35) ♀♀(10) 89(8) 226 19 134 102 34 (81—100) (22l—254) (19—20) (127—142) (99—105) (3l—35)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这种鸫繁殖在西伯利亚的开阔针叶林间,较少在阔叶林或丛灌中。北方亚种的繁殖范围,南抵我国新疆的北部和西部。迁徙时大都栖息于平原及山坡的灌木疏林中,也见于果园、田间高大乔木上,或在水边的草坪上,跳跃地进行觅食活动。有时结成小群,也见它和斑鸫混群。 飞行时,鼓动两翅及尾等一扇一扇地极似鹡鸽飞行的姿态,此时可清楚地看到赤褐色的胸部及棕栗色尾羽,飞行时极为迅速,但距离只几十米远,没有听见它们的任何叫声。 食物主要有甲虫、吉丁虫、蚂蚁及其他鳞翅目和鞘翅目昆虫和幼虫,也吃小鱼、虾、田螺等小型脊椎动物。植物性食物有草籽和浆果等。 营巢于林下小树枝权上,尤其喜欢在水平枝上营巢,一般离地高1一2米。巢呈碗状,主要用草茎、草叶和泥土构成。巢内垫有细软的草茎和草根,有时也垫有毛发物。巢的内径9.5,巢高8.2厘米Q每窝产卵4—5枚。卵为淡蓝色或蓝绿色,其上披有淡红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29×21毫米(赵正阶等,1988)。 |
分布信息 | 分布于东北的牡丹江、绥化、伊春、松花江、黑河,新疆罗布泊、阿克苏.乌什、巴楚、蜡羌、且末、阿克淘、塔什库尔干(繁殖鸟),东北西南部赤峰,内蒙古伊克昭盟、弱水、额旗、鄂托克族、杭锦旗、审旗、乌拉山、贺兰山,青海东北部西宁、大通、尼和、东北部、南部及柴达木盆地,甘肃南部、西部,河北,北京,陕西,四川美姑、德格、巴塘、马尔康、若尔盖、松潘、红原,湖北,云南泸水、腾冲、盈江,丽江、镇江、澜沧江、景东、勐海、昆明、新平、永善、蒙自,西藏东部、米林、通麦、改则、德仁、拉萨、昌都地区北部及西南部(旅鸟、冬候鸟)。 ; 在国外,冬时见于原苏联西伯利亚,蒙古,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缅甸,有时偶见于西欧,阿拉伯及也门。 ;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本种 T.ruficollis原与T.atrogularis并列为两个独立种。现已并为一个种,而分为两个亚种,均见于中国。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十卷 雀行目 鶲科:Ⅰ 鸫亚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