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Muscicapidae |
科中文名 | 鹟 科 |
学名 | Zoothera mollissima (Blyth, 1842) |
中文名 | 光背地鸫 |
引证 | Turdus mollissimus Blyth,1842,Journ.As.Soc.Bengal 11:188(模式产地:印度Darjeeling); Oreocincla molilssima,Baker,1924,162—165.; |
俗名 | Plain-backed Mountain Thrush;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雌雄两性相似。上体深橄榄褐,渲染棕红色,具茶黄眼圈。 下体浅棕,腹部转白,除颏外,各羽具黑色扇形端斑;尾下腹羽赭色,具楔形白端。 |
形态描述 | 形态 (依据采自四川木里的指名亚种 Z.m.mollissima 标本) 雌雄两性相似。上体均呈深橄榄色,并渲染辉棕红色;两翅黑褐色,外翈与背色相同;大覆羽和中覆羽亦与背色相同,但先端微染棕黄;中央两对尾羽和最外侧尾羽均橄榄褐,后者羽基黑并具白色端斑,其余尾羽黑褐而狭端以白色;眼圈茶黄;颊和耳羽褐黄相杂。下体浅棕色,腹部转白,各羽具黑色扇形端斑;尾下覆羽赭色,各羽具楔形白端。 虹膜褐色;嘴黑褐色;脚亮黄褐色。 量衡度 :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2) 80,80 230,242 21.9,250 127,138 95,104 30.0,36.5 ♀(1) 75 240 23 134 107 33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生态 光背地鸫见于云南贡山县东坡海拔2 900—3 000米的沟谷地带,泸水北部海拔1 900一2 500米的沟谷地带。 光背地鸫通常栖息于海拔2 700—4 000米林线以上的低矮的杜鹃灌丛,或长有稀树灌丛的岩石地及裸岩的坡地上。 繁殖季节成对活动。性粗野,难于接近。 冬季分散成小群活动,在隐蔽的地面上觅食。受惊时,能垂直地飞越树林和灌丛。当它站立不动时,其羽毛和姿态与周围环境非常相似。常在荒地或稠密灌丛到稀疏的下木,寻觅腐殖质中或挖掘地下的昆虫等为食。有耐结群活动于林下地面或庄稼地,以昆虫及蜗牛为食,偶尔兼食杂草种子。 有垂直迁移现象,在尼泊尔冬季见于海拔1 500—2 400米,夏季见于海拔3 000—4 000米之间的山旁的开阔的草地或林线附近,下木稠密的岩石坡上;冬季则多见于农耕地或有灌丛的村庄。 繁殖期5—6月。营巢于矮杜鹃灌丛的地面上或岩石突出部分的地面上。 巢材有苔藓、干草和树根,巢呈环状。卵为长卵圆形,浅白色,缀满以血红或淡红褐色斑点,尤以钝端斑点更为稠密。卵(4枚)大小为35.8×24.3,35.5×23.3,23.6×25.3和35.3×24.1毫米(Ali等,1973)。 |
分布信息 | 国外见于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缅甸和越南。 ; 国内分布于西藏南部、西昌地区西南部,四川木里、康定、雅安、宝兴、峨边、峨眉山、茂汶,云南盈江、永丰、漾濞、镇康、耿马、沦源、绿春(冬候鸟,地方性留鸟),丽江、贡山、泸水(留鸟),云南永善、昆明(旅鸟)。 ;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本种计有3个亚种,均见于国内。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十卷 雀行目 鶲科:Ⅰ 鸫亚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