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Nectariniidae |
科中文名 | 太阳鸟科 |
学名 | Aethopyga christinae Swinhoe, 1869 |
中文名 | 叉尾太阳鸟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头顶闪绿彩;上体灰黑或暗橄榄黄;腰鲜黄色;尾金属绿;中央尾羽羽轴先端延长呈针状;喉、胸赭红或褐红色;腹部灰黄。 |
形态描述 | 形态 (据华南亚种) 雄性成鸟:头至肩间绿色,具金属光泽;背暗橄榄绿;腰呈鲜黄色;尾上覆羽金属绿,在不同的折光下或呈蓝紫色;中央尾羽亦同, 羽 轴先端延长如针状(图13);余尾羽黑色;外侧4对尾羽具白端和翠绿色羽缘;翅暗褐色,外缘以橄榄黄;眼先、颊、耳羽概黑,头侧或渲染褐红色;髭纹翠绿而具金属光泽,或呈辉紫色;颏、喉、上胸皆赭红;下胸橄榄黄,有时染以灰褐色;其余下体和两胁淡灰、淡乳黄至绿黄色,或为灰色而缀以黄色或绿黄色;翅下覆羽白色。 雌性成鸟:上体橄榄黄染绿;冠部或冠部羽基灰褐至褐色;翅暗褐,狭缘以橄榄黄;尾羽褐黑;中央尾羽羽轴不延长;外侧尾羽具明显的白色羽端,向外渐形大;眼先灰黑;头侧浅橄榄绿;颏、喉浅绿灰色,或为灰绿至浅绿黄色;胸部转深;腹和两胁浅淡,呈绿白色或淡黄绿色;尾下覆羽淡乳黄或乳白色。 雄性幼鸟:采自9月的标本。头、背橄榄绿;冠部羽基灰褐;腰鲜黄色;尾上覆羽橄榄绿,散有辉绿色羽片;飞羽黑褐;眼先污黑;头侧淡绿黄;整个下体淡黄缀绿;胸部杂有暗赭红羽片。 雌性幼鸟:采自6月的标本。上体与雌性成鸟酷似,喉灰而染以淡橄榄黄色;余下体转浅。 虹膜暗褐;嘴黑;脚暗褐色。 量衡度:(注:见图1)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6.2* 103.2 14.4* 48.9 43.5 14.6 ♂♂(10) (5-7)(95-113)(12..5-15.5)(47.5-50.5)(40-50.5)(14-15) 6.3** 88.2** 14.2 45.3 28.4 13.8 ♀♀(16) (5-7)(79-97)(13-15)(44-47.5)(26.5-30(13.0-15.0) *9♂♂, **5♀♀。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栖于中山、低山丘陵地带的山沟、山溪旁和山坡阔叶林,也见于村寨附近的树丛中,或活动在热带雨林和油茶林。多单独活动,有时成对或结群。性不畏人。鸣声婉啭动听,常间歇发出悦耳而富旋律的鸣声,有如金属铿锵之音。雄鸟在育雏期发出如pe-et,pe-et之声,逐音升高,随发出急促的pit-pit声。 4月开始营巢繁殖。在福建福清曾发现叉尾太阳鸟的巢,巢呈梨状;系于悬垂的枝叶上。巢由草茎、苔藓和纤维编织,敷以地衣。卵计2—4枚,渲染绿色或灰色,具紫色、红褐色暗斑。 食性与其它太阳鸟相似。叉尾太阳鸟是太阳鸟科中在国内分布较广的一种,喜活动在林间和茶林花丛中,主以花蜜为食,有利于传播花粉、繁荣果木。此鸟鲜艳的体羽可作羽毛画。 |
分布信息 | 四川、云南、贵州、湖南、广西、广东、福建(留鸟)。; 仅见于越南。 ; |
分类学讨论 | 分类讨论 本种始由斯温禾(1869)在海南岛发现,定名为Aethopyga christinae。谢利(1876)认为叉尾太阳鸟中央尾羽羽轴先端突出如针状,为形特殊,单立一属名为Urodre- panis。但此鸟的体型和羽色的分配有如其它Aethopyga一样,如具有黄色的腰羽,背羽如绒拖曳覆于腰羽上,这些特征都表明它们有极密切的亲缘关系,是以嗣后各学者将本种归Aethopyga属下。 亚种分化 叉尾太阳鸟共有2个亚种,均见于国内。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第十三卷 雀形目 (山雀科绣眼鸟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