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Paridae |
科中文名 | 山雀科 |
学名 | Parus ater Linnaeus, 1758 |
中文名 | 煤山雀 |
俗名 | 有髻白面只(福建); 仔仔点(北名);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体形较小。头部黑色,具羽冠;两颊和后颈中央白色;上体深灰,翅上具两道白斑;下体白色。 |
形态描述 | 形态(据指名亚种) 雄性成鸟(夏羽):额、头顶和后颈亮黑色,后颈中央具大形白色颈斑;眼先黑色;颊、耳羽和颈侧白色;背蓝灰色,腰和尾上覆羽沾棕褐色;尾羽黑褐色,外缘以银灰;飞羽褐色,外侧羽片具窄细的银灰色边缘,次级飞羽具窄细白端;覆羽黑褐色,外侧羽片蓝灰,中覆羽和大覆羽的先端具白色圆形点斑,形成两道明显的翅斑;颏、喉黑色;胸污白,其余下体呈乳白色;腋羽和翅下覆羽白色。 雄性成鸟(冬羽):与夏羽大致相似,但上背的蓝灰色稍淡,下体羽色稍深暗。 雌性成鸟:与雄鸟冬羽相似。 幼鸟:与成鸟略似,但羽色较暗而无光泽。头呈褐黑色;上体呈灰橄榄色;颊、耳羽和颈侧淡黄色;颏和喉淡灰黑,其余下体淡黄,两胁沾灰色。翅斑和颈斑呈黄白色。 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跗蹠铅黑色。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6) 8-9 101-120 8.5-9.3 57--62.7 47-50.5 15.5-16.3 ♀♀ (5) 8-9 106-113 8.5-9.2 57-59.4 45-49.2 15-16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煤山雀多栖息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常在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或杜鹃林间活动,冬季也偶见于平原地区。成群或单独活动,约十余只以至30余只结群活动。性较活泼。除冬、春到低矮林木或地上取食外,夏、秋季节主要在高大树木的树冠觅食。 鸣声似“Zi-Zi或Zi-Zi-Zi”,音较细弱,据吉林师范大学生物系师生的观察,煤山雀在繁殖期的鸣声比较宏亮而多变化,常作似“Cǎi Wéi Líng—Cǎi Wéi Líng-Cǎi Wéi Líng……Cǎi”和“Zìgénà—Zìgénà—Zìgénà—Zì”的鸣声。 在吉林长白山地区,5月初到5月中旬开始营巢,巢一般筑在天然洞中,个别也有利用土洞的,巢一般距地0.44—7米,少数高达21米。树洞口(10个)大小为2.3×7.0—3.5×6.0厘米,洞深11—38厘米,洞的内径6—11厘米。巢用苔藓、兽毛等筑成,内垫绒羽、兽毛等柔软物质。巢(10个)高3.5—7.0厘米,深2一4厘米,内径3—6厘米,外径6—11厘米。每年繁殖两次,第一次在5月中、下旬,第二次在6月底或7月上旬,每次产卵9—10枚。卵呈白色,具浅红或肉桂色点斑,钝端比较密集,尖端较稀少。卵(25枚)的大小为15.4 (15—15.8) ×11.6 (11.2—12)毫米。 产完最后一枚卵便开始坐巢孵化,孵卵工作由雌鸟担任,经13—14天出雏,孵化率约为89%。 雏鸟出壳后,雌雄亲鸟共同参加喂雏,每夭喂雏 200次左右。雏鸟经17.5—18.5天离巢。幼鸟在初离巢1—2天内,一般在巢区活动,此后才随亲鸟飞离巢区。 煤山雀的食性,据鸟胃剖检,胃内容物主要是昆虫,也有少量植物碎片。昆虫中有蝽象、金花虫、金龟甲、毒蛾、尺蠖等半翅目、鞘翅目和鳞翅目的成虫及其幼虫;有的胃中还有膜翅目、双翅目等昆虫。 煤山雀主要分布在林区,食物又以有害昆虫为主,对林业有一定益处。 |
分布信息 | 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安徽、福建、台湾、湖北、陕西、甘肃、新疆、四川、云南和西藏等省、区(留鸟,少数旅鸟)。 ; 欧洲自英国向东到亚洲的堪察加半岛、萨哈林岛(即库页岛)和日本,南至伊朗、尼泊尔至缅甸,以至非洲北部。 ;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煤山雀共分化为20个亚种,分布于我国的有7个亚种。目前我们没有台湾亚种标本进行比较,仅就其余6个亚种加以检索。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第十三卷 雀形目 (山雀科绣眼鸟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