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Paridae |
科中文名 | 山雀科 |
学名 | Parus major kapustini Portenko, 1954 |
中文名 | 北方亚种 |
引证 | Parus major major郑作新,1958, 332页:郑作新等,1963, 567页:钱燕文等,1963, 168; 1965, 227页。; |
形态描述 | 背部绿色范围较大,扩及下背,腹部呈污黄色,与其它亚种的绿色仅限于上背、腹部白色不渲染黄色显然区别。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1) 22 160 12 77 69 19.5 ♀(1) 20 140 11.5 76 68 18.5 |
分布信息 | 黑龙江西北部大兴安岭,新疆西北部塔城、阿拉套山(留鸟)。; 苏联和蒙古(留鸟)。; |
分类学讨论 | 初看,本亚种的羽色与绿背山雀相似,但绿背山雀的翅上有两道明显的白斑,腹部的黄色也比较辉亮,体形较小,翅长20 66.7(63—69),二者不易混淆。 本亚种的羽色与分布欧洲和西伯利亚等地的指名亚种很相似,过去曾将我国东北的标本订为指名亚种。我们比较了1955年11月采自黑龙江图里河和1956年1月采自苏联的指名亚种标本,黑龙江标本背部的黄绿色和腹部的黄色,均较苏联标本浅淡而不辉亮,二者有明显的区别,故将黑龙江标本订为北方亚种。而指名亚种迄今未见分布于国内。 1960年9月9日获自新疆塔城的一只雌性幼鸟,腹部黄色较辉亮,与指名亚种相近,但背部黄绿色较淡,又与北方亚种相似,因仅单一标本,且非成鸟,亚种问题目前尚难确定,暂列为本亚种。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第十三卷 雀形目 (山雀科绣眼鸟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