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Pittidae |
科中文名 | 八色鸫科 |
学名 | Pitta nipalensis (Hodgson), 1837) |
中文名 | 蓝枕八色鸫 |
引证 | Paludicola Nipalensis Hodgson, 1837, Journ, As. Soc. Bengal 6:103(模式产地:尼泊尔)。;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雄鸟头顶后部至后颈部亮蓝色,背面余部全为亮草绿色,渲染茶黄色;腹面茶黄色,渲染棕褐色。雌鸟头顶部全为棕茶黄色,枕部至后颈暗绿色;背面余部棕茶黄色、渲染草绿色;腹面与雄鸟相似,唯喉至上胸部稍具斑纹。 |
形态描述 | 形态 (P. n. hendeei,采自云南勐腊) 雄性成鸟:前额至头顶、眼先、眉纹、眼圈、颊及耳羽至颈侧均为茶黄色,前额基部稍浅淡,耳羽和颈侧较深浓;眼后纹黑色伸达颈侧,大部被羽隐蔽着;枕部延至后颈亮蓝色,背面余部亮草绿色,渲染茶黄色及褐色细纹;腰及尾上覆羽蓝绿色;两翅肩羽与背同色,中覆羽、大覆羽及内侧次级飞羽表面橄榄绿,外缘亮茶黄色;初级覆羽和飞羽暗褐色,羽轴鲜亮,外翈浅淡而沾棕,外侧初级飞羽基部内翈具淡棕白色斑块,翼下覆羽褐色。腹面颏、喉部茶黄白色,羽轴延长呈褐色羽须;下喉部淡茶黄色;胸部及两胁浓茶黄色,渲染棕色;腹部中央呈淡茶黄色,下腹部最为苍淡,几近棕白色。尾羽表面暗橄榄绿色,尾下覆羽淡茶黄,腋羽褐色、羽端茶黄色。 雌性成鸟:上体与雄鸟相似,但头顶后部为棕茶黄色,非蓝色;后颈部暗绿色。下体类似雄鸟,喉部通常较多白色(Ali, 1970)。 雌性幼鸟(1958年12月11日采自广西西南部靖西):该鸟体羽基本上与雌性成鸟相似,仅翅上小覆羽及上胸部尚具羽斑,拟属雌性亚成体。 前额至头顶棕茶黄色,额基部稍浅淡;枕部至后颈污草绿色,后颈部最为浓艳;背部及肩羽、中覆羽、大覆羽及内侧次级飞羽表面均为棕茶黄色,渲染橄榄绿色;小覆羽黑褐色,具扇形淡茶黄色斑点;小翼羽,初级覆羽和初级飞羽暗棕褐色,外缘较苍淡;初级飞羽内翈基部具淡棕白色羽斑;翼下覆羽棕褐色;腰至尾上覆羽及尾羽表面橄榄绿色。颏、喉羽毛松散,羽轴延长成为羽须,羽基部黑色,羽片中央或端部白色,或淡茶黄白色,呈斑杂状;上胸部羽基黑褐色,羽端淡茶黄色,两侧羽端的茶黄色较为浓著,呈鳞斑状。余部羽色与雄性成鸟相似。 虹膜淡褐或暗褐色,眼睑暗肉红色;嘴峰角褐色;跗蹠肉红色。 量衡度:(注:见图1)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5) 一 220,230 23,26 108 56.7 50.3 233 26 (104.5—112.5) (54—61) (48.5—52) O(1) 一 一 一 112 61 51 ♀♀(幼1) 119 191 27 112 55 49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栖息于海拔700米以下的热带雨林中,在林下地面活动,觅食昆虫。 |
分布信息 | 印度东北部、喜马拉雅山东南部、缅甸,老挝、越南。; 云南南部及东南部、广西西南部。;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据 Traylor (1979),全世界计2亚种,指名亚种 P. n. nipalensis 分布于喜马拉雅山东南麓的尼泊尔、不丹、阿萨姆南部、孟加拉国东部至缅甸若开北部和钦敦江上部地区。P. n. hendeei分布于缅甸掸邦(?),老挝北部、越南北部地区。所以,按地理分布,中国的蓝枕八色鸫应归属后一亚种。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八卷 雀形目 (阔嘴鸟科 和平鸟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