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Ploceidae |
科中文名 | 文鸟科 |
学名 | Montifringilla ruficollis Blanford, 1871 |
中文名 | 棕颈雪雀 |
俗名 | Red-necked Snow Finch;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体形稍小于白腰雪雀。具贯眼黑纹;喉部具两条分开的黑纹;上体暗灰褐色,枕部及颈侧具明显的棕色;初级飞羽及次级飞羽的内翈具有不同大小的次端白斑;除中央一对尾羽外,其余尾羽亦具灰白色次端斑;下体白色。 |
形态描述 | 形态 (据指名亚种) 成鸟:眼先黑色,具明显的贯眼黑纹;耳羽棕黑色;额灰白色,中央较深;头顶暗灰褐色,枕部及后颈棕褐色,颈侧棕色延至前胸两侧;背部暗褐,具较明显的黑褐色羽干纹;尾上覆羽褐色,除中央一对尾羽黑褐色外,其余尾羽黑褐并具灰白色次端斑;小覆羽和初级覆羽黑褐具白灰色羽缘;中覆羽和大覆羽暗褐,羽缘沾棕;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黑褐色,各羽外翈具白色羽缘并沾棕,内翈具不同大小的次端白斑;颏、喉白色,具二条分开的黑褐色纵纹;胸和腹灰白色,两胁沾棕,尾下覆羽白色,羽端沾棕;腋羽白色。 幼鸟:具淡黄褐色的眉纹,上体和翼黄褐色,羽干纹不明显,翼上初级和次级飞羽外翈边缘淡褐;颏、喉部及腹部白色沾黄,下嘴及脚色淡。 虹膜黑褐、嘴、脚黑色。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体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10) 24.6 137.8 11.1 88.7 57.5 20.9 (15—30) (130—161) (10—12) (81—93) (50—65) (20—23) ♀♀(10) 26.8 139.6 11.5 89.7 59.3 20.6 (15—34) (125—153) (10—13) (83—94) (50—78) (18—24)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此鸟在高原地区分布较广,栖息于海拔约2500—4000m的高山、草原、荒漠和裸岩带。数量颇多,夏季和繁殖季节多成对活动,冬季常结小群,随季节的变化,亦可作小范围的垂直迁移;夏季到处皆是,冬季则到较低凹的地区活动觅食。飞行距离不远,约5—50m左右,飞行高度离地面约5—20m;喜站在较高的地方鸣叫、叫声是一种柔和的“duuid”或“doooid”的重复;警戒声似喜鹊“je,je,je”的叫声。它也有钻串鼠洞的习性。 剖检8月的3个鸟胃,内容物多为昆虫,有象鼻虫、伪步行虫、步行虫等小甲虫、蜂、蝗虫及小麦和野生植物种子;冬季则多为草子及植物碎屑。 在青海门源观察,5月初就开始营巢,雌雄鸟共同担任,1—3分钟回巢一次,衔草数根,5月5日一10日大都在营巢,巢多筑在墙洞,土岩,或鼠兔废弃的洞内,曾解剖一洞,洞深0.70m,距地面高度0.40m,洞道弯曲。巢水平位,巢的外径16.0cm、内径7.0cm、高9.0cm、深5.0cm。巢外层为干草,内层有羊毛、羽毛。一枚卵重2.5g,大小为21mm×16mm。卵纯白色,较白斑翅雪雀的卵小。 5月17日见一只棕颈雪雀正在孵卵,另一只在附近警戒。5月29日见孵出的雏鸟,重2.8g,体长43mm,嘴峰2.5mm,翅长6mm,跗蹠7mm。体裸露,肉红色,不觅卵齿;头顶、肩、背各具一撮白色绒羽,绒羽长10mm左右,鸣声“zi、zi……”响亮而清脆。嘴大而宽,体软,卷成团。 6月下旬已见亲鸟带能飞行的幼鸟活动。 |
分布信息 | 青海,新疆,四川,西藏。; |
分类学讨论 | 分类讨论 棕颈雪雀在国内有两个亚种,除指名亚种外,尚有一个分布区较窄的青海亚种(M.r.isabellina),迄今仍只见于新疆车尔臣河上游,青海最北部,柴达木北部,南山北部的洪波特山(或党河南山)。据Vaurie(1959),此亚种上体和头侧都较淡,下体亦稍微白些。但在上列各地所采的标本体色都较暗,唯采于西藏班戈的一只标本,上体显得较浅,头部亦不呈赭褐,而呈棕黄白色,背部除褐色的羽轴纹外,羽色呈更浅的棕黄色;飞羽,特别是内侧飞羽外翈的白色羽缘很宽,但下体未见有何不同。这只鸟是否就是 isabellina 亚种,由于标本太少,不易断定,待以后进一步研究(郑作新、李德浩等,1983)。 亚种分化 本种共有2个亚种,均见于我国。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十四卷 雀形目(文鸟科、雀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