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Pycnonotidae |
科中文名 | 鹎科 |
学名 | Hypsipetes propinquus (Oustalet), 1903 |
中文名 | 灰眼短脚鹎 |
引证 | Miroscelis charlottae propinquus, Deignan, 1945,339—341.; Criniger propinquus Oustalet, 1903, Nouv. Arch. Mus. Hist. Nat. Paris(4)5:76(模式产地:越南北部莱州Pa Mou)。; Microscelis charlottae, Smythies, 1953, 89.;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上体橄榄褐染绿;头顶棕褐色;翅暗褐至黑褐;翅表茶黄色;尾棕褐;喉呈灰白色;下体淡橄榄绿,腹部中央淡黄;尾下覆羽肉桂色。 |
形态描述 | 形态 (H. p. propinquus,采自云南) 成鸟:额和头顶暗棕褐,前头羽片先端缀灰;上体橄榄褐染绿;尾上覆羽棕褐;两翅黑褐色,翅表较上体多橄榄黄;翼上覆羽与上体同色;尾羽棕褐,具或隐或现的横斑,外缘微染橄榄绿;眼先和颊淡橄榄灰或淡橄榄黄;耳羽转深,稍带褐色,有的具近白色的羽轴纹;喉灰白;胸和体侧呈淡橄榄绿沾灰或橄榄绿染褐;整个下体自颏至腹部中央概布以不甚明显的浅黄色纵纹,腹部中央黄色尤著;尾下覆羽淡肉桂色;翼缘和翼下覆羽黄白色。 幼鸟(1964年5月24日采自云南耿马):上体稍渲染以棕色;翅表棕色,内侧飞羽外翈尤显浓暗;尾下覆羽较深,非如成鸟带有黄色,而呈现为棕红色。 虹膜银灰、青灰或褐灰色;上嘴灰褐、褐灰、黑灰或暗褐,下嘴带灰色;跗蹠蜡黄、肉灰、肉色或暗褐色。 量衡度:(注:见图1)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19) 26.9 189.9 16.9 87.1 85.1 17.6 (21—30) (177—200) (15.5—18) (82.5—89) (78—88) (15.5—18) ♀♀(21) 27.2 187.2 16.6 84.8 83.7 18.0 (20—35) (174—203) (15.5—17.5) (80.5—88) (77.5—88.5) (17—19)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这是一种生活在热带的鸟类,栖于海拔约1,000米以下开阔的次生林,也见于山坡平坝的灌丛间,尤喜活动于果树。性喜结群,常见一、二十只为群,大都活动于乔木中、下层。剖析1月(5只)、2月(4只)、3月(2只)、4月(斗只)和5月(4只)采自云南的19只鸟胃,主要为植物性物质,其中草莓等浆果(斗次)、核果和种子(各2次)、榕果(1次)、草籽(1次)及其它果实(5次);动物性物质有膜翅目昆虫(3次)、同翅目昆虫(1次)和其它昆虫(3次)。 |
分布信息 | 中南半岛。; 云南西部至南部,广西西南部(留鸟)。; |
分类学讨论 | 分类讨论 分布在中国的 H. propinquus,从所检查的31♂♂、26♀♀中,云南东南部河口一带的标本(2♂♂、1♀。3月、5月),头预褐色较明显地深于云南西南部、南部(1月—7月、12月)和广西西南部(1月—2月、12月)的标本,上体褐色渲染亦明显。云南西部和南部的标本上体与云南东南部和广西西南部的标本几相一致,仅在一定折光情况下稍现褐色。相同时期、相同地点所采标本,尾下覆羽或鲜亮或污暗。没有 aquilonis 模式产地的标本可作比较,分布在中国的 H. propinquus 暂时仍依地理位置分属2个亚种。 亚种分化 计有6个亚种,中国有2个亚种。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八卷 雀形目 (阔嘴鸟科 和平鸟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