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Pycnonotidae |
科中文名 | 鹎科 |
学名 | Pycnonotus cafer (Linnaeus)*, 1766 |
中文名 | 红臀鹎 |
引证 | Pycnonotus aurigaster, 郑作新, 1976, 446—447; Mayr et Greenway, 1960, 9:237—238; Sinythies, 1953,91.; Turdus cafer Linnaeus, 1766; Pycnonotus cafer stanfordi,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1980, 119。; |
俗名 | 黑头公(云南);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体形中等,与红耳鹎相似。头顶黑色;上体暗褐或黑褐,羽缘浅淡;两翅暗褐;尾褐黑而具白端;耳羽近白至棕褐色;颏和上喉黑色;下喉和胸或黑,或与下体同为污白色;尾下覆羽赤红。 |
形态描述 | 形态 (P. c. latouchei,采自云南) 成鸟:头顶黑色具光泽;颈灰褐;上体褐色,羽片宽缘以褐灰或灰褐,腰羽几纯灰褐色;尾上覆羽近白、褐灰或灰褐色;翼上覆羽与背同色;两翅暗褐,除外侧飞羽外,大都具浅缘;尾羽褐黑,概具纯白端斑,中央尾羽端斑大都不显;眼周、颊、颏、以及上喉皆黑;下喉白色,余前颈以至腹部近白、污白或微染灰色,有的胸部深些,羽轴更深;耳羽和颈侧大都与下体同色,有的沾染棕褐色;尾下覆羽赤红;翼缘白色,或微缀粉红;翼下覆羽褐灰。 秋季换羽后的新羽衣上体浓暗,富于光泽。 幼鸟:头顶黑褐;颈灰褐;背和腰暗褐或棕褐色,背羽浅缘不著;尾上覆羽白色;翼上覆羽较上体深,呈褐黑色,羽缘沾棕;飞羽暗褐,概具棕缘,内侧飞羽宽缘深棕色;尾羽黑褐,或褐黑色;先端转浅;眼周、颊、颏和喉均灰黑;耳羽、颈侧、喉以及整个下体白色或灰白色;胸部深;尾下覆羽淡桔红;翼缘白;翼下覆羽褐灰色。 虹膜棕色;嘴黑色;跗蹠黑褐至黑色。 量衡度:(注:见图1)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23) 42.7 210.7 17.4 96.9 95.5 23.7 (36—51) (188—232) (15.5—19) (93.5—101) (88—102) (22—26) ♀♀(20) 38.9 204.0 17.1 91.3 90.4 21.9 (28—44) (180—217) (15.5—18) (87.5—95) (83.5—96.5) (15.5—18)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栖息于海拔约1,900米以下开阔的山坡或平坝的次生阔叶林、灌木草丛、村寨庭园或村落附近的杂木林缘,也见于季雨林、雨林或沟谷林缘。在硇洲鸟,尚见它们活动于公路旁木麻黄行道树上。一般三、五只或十数只为群,多在果树上觅食,有时与红耳鹎或黄臀鹎混群。少作长距离飞行。鸣声与红耳鹎、黄臀鹎等相仿,嘹亮远传。 杂食性,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于1月(4只)、2月(3只)、3月(2只)、4月(13只)、5月(8只)、6月(6只)、7月(1只)、8月(13只)、9月(7只)和12月(1只)采自云南的67只鸟胃的剖析结果,植物性物质有浆果(9次)、榕果(6次)、核果(4次)、草莓(3次)、悬钩子、坚果和豌豆(各2次)、锁莓、紫浆果、花、叶、洋海椒种子(各1次)以及其它果实(19次)、其它植物种子(5次);动物性物质有甲虫(11次)、蚂蚁和膜翅目昆虫(各3次)、蚊和直翅目昆虫、鳞翅目幼虫(各1次)以及其它昆虫(8次)。4月采自贵州的2只胃内含物有花(1次)和昆虫(贵州博物馆),此外有植物种子和甲虫等(胡鸿兴等,1978)。在湖南宜章分别于5月和10月采得的2只胃内含物,前者纯系植物性物质,后者均为昆虫碎片;在广西曾见它们群集在榕树上啄食榕果;嗦囊内剖有大量蓝靛果实,嗦囊因之染蓝(郑作新等,1963)。 在云南南部于1月已成对活动。4月获得的雄鸟有膨大的生殖腺,雌鸟卵巢开始发育,卵泡直径约1毫米。5月21日得自云南绿春的1只雄鸟睾丸膨大为118毫米。6月中旬采自云南河口的1只雄鸟生殖腺甚发育,另1只雄鸟还有明显的孵卵斑。 1957年5月5日在云南思茅发现它们衔草筑巢;同月15日在元江采得一巢,该巢营于鱼塘边甘蔗田附近的麻疯树Jatropha丛中,距地80—100厘米;巢碗形,外径6.5厘米,深8厘米、高8厘米;以干草、细枝杂以树叶、棉花构成,内敷以细草。巢内有卵3枚,卵呈圆形,卵径平均为22.8×16毫米。卵呈玫瑰红色,布以不规则和深浅不一的暗玫瑰红斑点,密集于钝端(郑作新等1963)0 1965年6月24日在云南保山坝旁(海拔1,050米)采得1巢,此巢营于山坡灌木叶丛中,距地约1.3米,巢呈碗状,外以细枝条和枯叶用蛛丝缠绕,内敷以纤柔的草丝;巢口外径10厘米,巢底外径9厘米,巢口内径8厘米,巢底直径7厘米,巢高8厘米,深5.5厘米;巢内有卵3枚,呈粉红色,具紫红色细斑点;卵径24×17毫米(杨岚,1978)。 在云南西部和南部,3月至4月获得的成鸟有的飞羽已换毕,尾羽换羽序从外侧向中央尾羽依次脱换。有的成鸟左、右两侧尾羽新羽脱换不对称,右侧尾羽较左侧尾羽先进行。在云南西南部临沧,12月尚获得正在换羽的成鸟。 10月下旬在贵州罗甸获得的换羽成鸟其换羽序与上述情况不同,有的飞羽和尾羽同时进行换羽,内侧飞羽先完成换羽,而后第1—5枚进行脱换,第六枚初级飞羽较第五枚初级飞羽先脱换新羽。有的成鸟中央尾羽已换新羽,而外侧尾羽尚未完全长全。 此鸟以野果为食,兼食昆虫,其中有农林害虫和卫生害虫,对人们有益。 |
分布信息 | 四川西南部,云南西部、南部至东南部,贵州,广西,湖南,江西,福建,广东。; 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锡金,不丹,孟加拉国,中南半岛,爪哇。; |
分类学讨论 | 分类讨论 检查227号采自云南、贵州至广东一带的标本,羽色的变异自西向东由深至浅,例如耳羽由棕褐转呈近白色,喉部和胸部由西部的呈黑色或黑褐色转呈带白色。变异是梯变式的。西部种群隶属黑喉型,东部种群为白喉型,二类型的分布区不重叠,二者之间的居间类型见于云南。 亚种分化 P. cafer 计有18个亚种,分属于黑喉型 cafer 和白喉型 aurigaster,各类型分别有9个地理亚种的分化,分布于中国的共有4个亚种。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八卷 雀形目 (阔嘴鸟科 和平鸟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