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elecaniformes |
目中文名 | 鹈形目 |
科名 | Pelecanidae |
科中文名 | 鹈鹕科 |
学名 | Pelecanus onocrotalus Linnaeus, 1758 |
中文名 | 白鹈鹕 |
俗名 | (夸鸟)鸭; Eastern White Pelican; 犁鹕; 塘鹅; 逃河; 淘鹅(本草纲目); 淘河;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体大,几呈白色;嘴下有一皮肤囊;尾短。 |
形态描述 | 形态 (据青海湖所采的标本,参阅青海经济动物志,1989) 通体白色沾灰;枕羽延长成冠状;颈、下背及胸部的羽毛亦稍延长,带黄褐色;初级飞羽黑色,羽干白;次级飞羽亦黑,但外为白色,而具黑色羽缘;尾羽银灰色,尖端苍淡。 虹膜淡红;嘴铅蓝色,中部有白色斑杂,嘴缘杂以红色;下嘴基部蓝色,近先端一半呈黄色;喉囊、颊部和眼周裸露部分亦黄色;跗蹠和趾均肉红色;蹼黄色。 量度: 性别 体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1) 1340 318 640 180 103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飞行迅速,头紧缩,嘴向前直伸。游泳时双翅紧合于背上。食物如上文所述,主要为鱼类。在国内繁殖习性未悉。 |
分布信息 | 见于新疆天山西部、准噶尔盆地西部和南部水域、塔里木河流域,青海湖等为旅鸟 ; 繁殖大都在欧洲东南地区;越冬在亚洲西南部以至非洲。; |
分类学讨论 | 这一标本是在我国境内所采得的白鹈鹕唯一标本,为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过(见《青海经济动物志》,1989,第224页)。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鸟纲第一卷.潜鸟目.鸊鷉目.鹱形目.鹈形目.鹳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