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iciformes |
目中文名 | 鴷形目 |
科名 | Picidae |
科中文名 | 啄木鸟科 |
学名 | Picoides leucotos (Bechstein, 1803) |
中文名 | 白背啄木鸟 |
引证 | Picus leucotos Bechstein,1803,Orn.Taschenb.,1:66(欧洲东部).; |
俗名 | White-backed Woodpecker; 大赤啄木;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下背白而有黑纹,腹无棕黄色,翼上白斑较大;外侧尾羽主为白色,其间黑色以横斑状存在。 |
形态描述 | 形态 (根据河北亚种,标本采自河北。)头顶深红色,额具一白横斑;上体除下背白而多少有黑羽缘外,均黑色;肩羽有白点斑,翅黑色,大、中覆羽有白点斑或白端,飞羽外羽片亦具数列点斑。头侧及下体大都白色,腹以下及两侧粉红色并具黑条纹,尾下覆羽红色较深暗。雌鸟头上无红色。 嘴黑褐带灰色,下嘴底部转为灰白;跗蹠和趾黑褐色。 量衡度(mm,g)(注:见图1)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7) 109.4 264.3 38.9 145.1 96.0 24.2 (105—177)(240一282)(37—40)(143—147)(93—100)(23.2—25.5) ♀♀(9) 98.4 261.4 35.3 144.0 96.0 23.1 (89—105)(232—274) (33—37)(140—147)(93—104)(21.5—24.3)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见于平原至海拔1600 m的密树林间,以林中河谷、林缘、林间空地等富有老龄树的开阔地区和残留有老龄树的采伐地及灌丛地区较为常见。冬时也进到林边小林甚至庭园和果园中。性甚活跃,常在林中一棵树一棵树的从下到上沿着树干呈螺旋式攀缘,有时甚至沿着树冠的粗枝攀,但很少下到地面觅食。由一棵树转向另一棵树时,常常由一棵树的顶部或树干上部飞向另一棵树的树干下部,然后由下向上攀缘。攀登时发出一种“ja-ja-ja- - -”的连珠炮式的单调声音,并不时警惕地停下来,静听周围动静,如觉有异样,立即飞起。每次飞行距离不大,一般约20—80 m。飞翔时翅膀一收一缩,姿势呈波浪形。食物为昆虫和野果。 繁殖期一般在5—6月。巢一般营在混交林和阔叶林中木质较软的树干上,尤以腐朽和枯死树上较多。通常自己凿洞,很少利用天然树洞或其他洞穴。据赵正阶等(1988)报道,巢洞口为圆形,直径4—5 cm,巢距地高为2—5 m,洞内径10×13 cm,洞深30—40 cm。每窝产卵3—5枚,卵大小为26.3—30.2×21—21.5 mm。 |
分布信息 | 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由欧洲北部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中部的德国向东经前苏联,波兰,罗马尼亚,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外高加索而至日本。 ; 在我国的新疆、东北、河北、陕西、四川、福建、台湾等地均能见到。;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白背啄木鸟分化为16个亚种。国内分布有5个亚种。 |
经济价值 | 经济意义 此鸟食虫,对人类有益,应加以保护。此鸟亚种分布隔离较远,从生物地理学角度出发,亦有研究价值。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七卷 夜鹰目 雨燕目 咬鹃目 佛法僧目 鴷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