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iciformes |
目中文名 | 鴷形目 |
科名 | Picidae |
科中文名 | 啄木鸟科 |
学名 | Picus rabieri (Oustalet, 1898) |
中文名 | 红颈啄木鸟 |
引证 | Gecinus rabieri Oustalet,1898,Bull.Mus.Hist.Nat.Paris,1:12(越南北部:Chobo).; |
俗名 | Rabier’s Woodpecker; Red-collared Woodpecker;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额暗灰而沾绿色,眼先淡红综色,头侧余部淡绿色,头顶至后颈深红色。自后颈沿左右两侧向下至胸部中央,有一深红白色的领状圈。上体包括肩羽和两翼的小覆羽均辉浓绿色。下体基本为绿色。 |
形态描述 | 形态 (依据郑作新等,1957,中国鸟类新纪录,动物学报,9(1):39—40。) 雄性成鸟 额暗灰而沾绿色。眼先淡红棕色,头侧余部淡绿色。头顶以至后颈大概深红色,各羽基羽基部主要为暗灰色,近红色羽端处复缀以黑色细点;这些暗灰和黑色部分往往显露在表面。自后颈沿左右两侧向下至胸部中央,有一深红色的领状圈,不过在胸部红色较淡而沾有褐色,且圈纹在此也较宽阔。自嘴基至红色的颈圈处有一颧纹,微呈污灰色,而其后部亦散缀以深红色。上体包括肩羽及两翼的小覆羽大概辉浓绿色,背羽基部的暗灰色往往露出。翼上的中和大覆羽与背羽同,但沾黄铜色光泽。小翼羽和初级覆羽均黑褐色,羽缘稍淡,并沾绿色;小翼羽的外羽片更具一些小形的白色横斑。翼缘白色,微缀以褐色细点。飞羽大都黑褐,初级飞羽的内外羽片均杂以白斑。次级飞羽的内羽片亦然;位于外侧的次级飞羽在外羽片上也微有淡色斑。所有次级飞羽的外缘均转为黄铜绿色,与外侧覆羽一样。尾羽黑褐色,羽干粗硬;中央一对的内羽片微具淡色的短横斑;表面各对的羽基外缘并狭缀以黄褐色。 颏和喉绿白色,喉上略有些白纵纹。胸以上为绿色,向后渐淡,在腹部微杂以白色和较浓绿色的细斑。两胁亦绿色,羽轴缀以白色和灰色,羽缘淡绿而沾黄色。尾下覆羽绿褐色。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而满布以黑褐色粗斑。 嘴黑色,下嘴基部黄绿色;跗蹠和趾灰绿色。 量衡度(mm,g)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1) — 302 36 137 112 30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活动于开阔林地、竹林等,也常见在地面。食物为昆虫、浆果。 |
分布信息 | 也只在越南和老挝有分布。; 仅见于云南东南部河口。; |
经济价值 | 经济意义 此鸟羽色艳丽,可供观赏。此种鸟数量非常稀少,属濒危动物,应加以保护。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七卷 夜鹰目 雨燕目 咬鹃目 佛法僧目 鴷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