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sittaciformes |
目中文名 | 鹦形目 |
科名 | Psittacidae |
科中文名 | 鹦鹉科 |
学名 | Psittacula alexandri (Linnaeus, 1758) |
中文名 | 绯胸鹦鹉 |
引证 | Psittacus alexandri Linnaeus, 1758, Syst. Nat., ed. 10, 1;97(模式产地:"China, Benghala, AethIopia”= 爪哇)。; |
俗名 | Moustached Parakeet; Red-breasted Parakeet; 莺哥; 鹦哥;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体色上绿下红;额上有黑色带斑伸至两眼;翅长在180毫米以下;翼下覆羽绿色。 |
形态描述 | 形态 (依据海南标本) 雄性成鸟 额具一黑带向两侧后伸至眼,两旁自下嘴基部各有一黑色宽带斑向下、后伸绕颈侧;头的余部紫灰色,眼周围沾绿色;后颈及颈侧余部辉绿色;上体余部、翅上小覆羽及外侧中、大覆羽金绿色,各羽端具暗色虫蠹状横纹;内侧的中、大覆羽金黄色,羽端略有暗色虫蠹状纹;初级覆羽暗绿色;飞羽第一枚暗褐色而狭缘以土黄色,其余的外翈及羽端绿色而狭缘以金黄色,内翈暗褐而缘以土黄色,所有飞羽的羽干均黑褐色。尾羽形狭而尖,中央两枚特形长狭,蓝色而基段两缘转绿色;侧尾羽向外次弟变短,外翈蓝色,内翈绿至金绿色,羽干均黑褐色。颏污白色;喉和胸葡萄红而沾紫灰色;下体余部及翼下覆羽均为绿色,腹部各羽端更沾有紫蓝色。 雌性成鸟 头部较雄鸟较呈蓝色;喉、胸部则呈砖红色,缺少紫灰色沾染;中央尾羽一般较雄鸟的短。 幼鸟亚成体(11月中—12月中采得):头葡萄棕色,额部沾紫灰色,顶部以下渐转为绿色。下体全为绿色,喉、胸部或略沾紫色,随着成长而增多。中央尾羽较短。 虹膜黄色(♂)或黄白色(♀);上嘴大都珊瑚红色而先端象牙色(♂)或大都黑色而先端褐色(♀,幼),下嘴黑褐色;脚暗黄绿或石板黄色。 量衡度:(注:见图1)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为我国最常见、数量最多的一种鹦鹉,活动于海拔并不很高的山麓常绿阔叶林中,常十余只至数十只结群于树上啄食坚果、浆果、其他果实或幼嫩枝、芽;也会到田间啄食谷物。夜栖树上时,常与八哥、鸦类等混在一起。善于攀行,嘴、脚并用,上下不停。飞行快速而路线直。鸣声粗厉响亮,像尖声喇叭发出之声,似“gah-gah”的声调,为我国各种鹦鹉中声音最响亮者,往往在森林间吵嚷不休。 据郑作新等(1961)对在西双版纳冬天所获的鸟胃分析结果,6个胃中纯含坚果;5个胃中见有其他植物质碎片;1胃兼有昆虫;1胃纯含昆虫。1963年在云南其他地方所得7个鸟胃,内含物完全为野生植物种子和果实,其中以板栗为最多。 此种鹦鹉在我国均在深山密林处繁殖,不易发现,故国内还未录得繁殖资料,在印度,据Baker (1927),绯胸鹦鹉还常到耕地边缘的树洞中产卵,12月底就开始,直至翌年4月,卵一窝3—4枚。平均大小约30.9×25.6毫米。 |
分布信息 | 印度、孟加拉国、缅甸、中南半岛以至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 我国西藏东南部米林、朗县,云南西南部至东南部,广西西部和南部,以及海南。 ;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绯胸鹦鹉共有7个亚种,中国只有一亚种。 |
经济价值 | 经济意义 绯胸鹦鹉有损害作物嫩芽及集群啄食玉米、稻谷等的害处,但羽色艳丽,更具珊瑚红色的嘴,看起来格外美观,而且善于摹仿人言,又易驯养,为理想的笼鸟之一。国内外都多饲养,市场销路广,经济价值较大,科学地护猎这项资源,当会收益更大。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六卷 鸽形目 鹦形目 鹃形目 鸮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