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sittaciformes |
目中文名 | 鹦形目 |
科名 | Psittacidae |
科中文名 | 鹦鹉科 |
学名 | Psittacula cyanocephala (Linnaeus, 1776) |
中文名 | 花头鹦鹉 |
引证 | Psittacus cyanocephalus Linnaeus, 1776, Syst. Nat., ed. 12, 1:141(模式产地:印度).; Psittacula cyanoceph-alus rosa Peters, 1961, 3:245;郑作新,1976,378,; |
俗名 | Blossom-headed Parakeet; Plum-headed Parakeet;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体形比绯胸鹦鹉稍小,头红色(♂)或蓝灰色(♀),具蓝色花斑,额上无黑色带;胸、腹及翼下覆羽同为绿色。 |
形态描述 | 形态 雄性成鸟头顶和头侧红色;后顶、项及两颊下方多沾紫蓝色,似梅花形斑,下嘴基、颏、喉以及一宽带纹自颊下延至颈侧连后颈的狭形领环黑色;后颈铜绿色;背及肩淡黄绿色;腰以下绿色。中央尾羽淡蓝色,其基部与其余尾羽同为绿色,而后者具白色羽端。翅绿色,多数飞羽及翅上大覆羽具淡色羽缘,中覆羽具一栗红色斑,并有一蓝色横斑达小覆羽上。下体余部和翼下覆羽淡黄绿色。 雌性成鸟 头铅蓝色,前头及头侧较灰,有一辉黄色领环绕;颏、喉或领部无黑色,后颈也无铜绿色;翅上栗红色斑缺乏或不明显。 幼鸟羽全为绿色;嘴全为淡黄色。 虹膜白至淡柠檬黄色;上嘴橙黄以至橙色,下嘴近黑色;脚暗绿色。 量衡度(据Forshaw, 1973):(注:见图1)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花头鹦鹉在国内甚罕见,至今尚无标本收藏记录,故实际上是否有此种的分布尚属疑问。Forshaw (1973)谓此种鸟在低山及平原地带常见,特别是耕地周围的林木,集群活动,以种子、浆果、坚果、花瓣、叶芽等为食,也吃谷物,最喜欢的是榕果、枣类核果等,在树洞、建筑物墙洞等作巢繁殖,通常一窝产4—6枚卵,繁殖期自12月至翌年5月,并常在8—9月再产。 |
分布信息 | 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及中南半岛。 ; 云南腾冲及广西、广东(?留鸟)。; |
分类学讨论 | 分类讨论 Peters (1961)曾列有3个亚种:指名亚种分布于印度南部及斯里兰卡;P.c.bengalensis分布于印度北部及孟加拉国;P.c.rosa分布于印度东北部阿萨姆(Assam),缅甸、中南半岛及我国南方。Ali and Ripley (1969)将后者并人指名亚种;Forshaw (1973)则不认为有亚种分化。因三者并没有明显的特征可区分。我们由于缺少标本资料,暂且依此。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六卷 鸽形目 鹦形目 鹃形目 鸮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