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Strigiformes |
目中文名 | 鸮形目 |
科名 | Strigidae |
科中文名 | 鸱 鸮 科 |
学名 | Bubo bubo (Linnaeus, 1758) |
中文名 | 鵰鸮 |
引证 | Strix bubo Linnaeus, 1758, Syst. Nat., ed. 10, 1: 92(模式产地:瑞士)。; |
俗名 | Eagle Owl; 怪鸮; 恨狐; 角鸱; 鹫兔; 老兔;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为大形鸮类,体长约660毫米,通体羽毛大都黄褐色,具白色喉斑、胸、胁部有浓密浅黑色条纹,腹部及尾下覆羽有狭小黑色横斑。体形与黄腿渔鸮(Ketupa flavi-pes)很相似,但鵰鸮虹膜为金黄色到橙色,羽色也浅些,上体斑点较多,条纹较少,腹部具波状横斑,脚和趾均披密羽。 |
形态描述 | 形态 (据采自北京的Bubo bubo ussuriensis 亚种) 成鸟 眼先和眼的前缘密披白色,但各羽均具黑端;眼的上方有一大形黑斑;面盘余部淡棕白色,各羽均满杂以褐色细斑;皱领棕而端部缀黑,下达至喉,仍呈棕色而具黑色羽干纹;头顶黑褐色,各羽具棕白色羽缘,并杂以黑色波状细斑;耳簇羽突出于头顶两侧,长达55毫米,外黑内棕;后颈和上背棕色,各羽中央贯以黑褐色粗著羽干纹,羽端两侧并缀以黑褐色细横斑;肩、下背及三级飞羽呈砂灰色,并杂以棕色和黑褐色斑,各羽的羽干纹亦黑褐色,末端扩大成块斑状,腰和尾上覆羽淡棕,而密缀以黑褐色细斑;中央尾羽暗褐而具不规则的6道棕色横斑,外侧尾羽转为棕色而具暗褐色横斑,棕色部分并有褐色细点,呈云石状;两翅的覆羽亦浅棕色,满布褐色横斑和细点,羽端还有棕白色圆斑;飞羽的表面大都暗褐色,而具棕色横斑,棕斑上亦遍布褐色细点;颏白色;喉除皱领外亦白,胸以下均棕色,胸羽中央贯以黑色羽干纹,羽缘两侧亦缀以黑褐色波状细斑;上腹及胁部的羽干纹变细,但羽缘的黑斑较著;下腹中央几纯棕色;腿覆羽及尾下覆羽微杂以褐色细横斑;腋羽棕白并具褐色横斑。 虹膜金黄色;嘴和爪均暗铅色而具黑端。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1) 1025 890 56 440 260 80 ○(1) 1850 590 45 410 240 79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栖息于山地林木,裸露的岩石丛中或峭壁上,在新疆地区,可见于2500—3000米处,西藏可达4 500米。据报道,四川kiautschensis亚种栖居在人为干扰少的悬崖峭壁上,悬崖上生长着马桑、黄荆、蔷薇、菝葜等植物。栖居在人为干扰少的悬崖峭壁上,悬崖上生长着马桑、黄荆、蔷薇、菝葜等植物。它是夜行性鸟类,拂晓后即反回栖息地,白天一般在密林中栖息,缩颈闭目,一动不动,但它的听觉灵敏,稍有惊动,立即伸颈张目,在原处转动一二周,以观察情况,并随时准备飞走。黄昏时,各个鵰鸮分别从栖地飞出,有时候,在不同地点栖息的一对鸟,飞出前雄鸟先发出ge-ge-ge-的呼叫声,雌鸟则发出ji-ji-ji-ji-声回答,然后飞在一处,各自整理羽毛,共同飞向同一方向不同地点寻食。在鵰鸮的栖息地中,通常均可见到它的粗长、外缘粗糙的食物残块。江明道(1984)在四川盐亭县于1982—1983年曾经在不同季节收集鵰鸮的食物残块,经处理分析后,结果列于下表。 由上表可见,鵰的食物以鼠为主。再从5750克的食物残块中,随机取样500克,经用来苏尔处理,双氧水浸泡后择出完整的鼠类头骨56个,经鉴定其种别如下: 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 45个,占80.3%; 大足鼠(Rattus nitidus) 9个,占16.7%; 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 1个,占1.8%; 小家鼠(Mus musculus)1个,占1.8%。 从此,不难看出鵰鸮主要捕食的是在农田数量最多而为害最大的黑线姬鼠。 我们在北京于1983年3月曾剖验一只已死雄性鵰鸮的胃,内检出褐家鼠和黑线姬鼠各2只,及黑线姬鼠头骨2个和社鼠(Rattus niviventer)头骨1个。 四川鵰鸮的繁殖期,从12月中旬开始,这时雌雄成对栖息在同一地方,拂晓或黄昏时互相追逐戏耍,并不时发出互相招唤的鸣声,3—5天后进行交配,交配前叫声更为频繁,交配时,先用嘴互相整理羽毛,并用嘴作亲吻状,这时雄鸟不断发出“咕、咕咕咕、咕咕咕、咕”的叫声,雌鸟也伴随着发出“西,西西西、西西西、西”的声音,反复约5分钟左右,雄鸟便跳到雌鸟背上,雌鸟下蹲展翅进行交配,并反复发出”咕咕咕、西西、咕咕、西西西”的低鸣声,经1—2分钟后,交配完毕,雄鸟从背上跳下,微蹲在一旁,雌鸟抖动它全身羽毛后用嘴轻轻的啄几下雄鸟,然后共同活动。交配后约一周左右,雌鸟开始筑巢,巢位于峭壁突出处的石崖下面,比较平坦,附近有浓丛树灌丛隐蔽而干燥的地方,呈小坑状,由雌鸟用脚爪挖成,巢内无任何铺垫物,产卵后则垫以稀疏的绒羽。巢的大小随巢区的岩石硬度而异。据5巢测定,大小平均为:直径28.6(27—31.5);窝深9(6.2—12.5)厘米。产卵期从12月下旬开始,至3月上旬结束。据在三个繁殖区调查,1月以前产卵的,每窝产3—5枚,以3枚为常见,1月以后产卵的,每窝为2—3枚,没有超过3枚的,卵白色,椭圆形,3卵重为55.4(55.1—55.7)克,平均大小为46.9(46.6—47.2)×57.2(56.8—58)毫米。孵卵完全由雌鸟担任,晚上它常离巢外出,每次约5—8分钟。孵卵期间,警惕性很高,甚至人们在它巢区2—3米以外地方活动,也常常会引起它离巢他去。雏鸟孵化后,它护雏能力很强,人们在它巢区外2—3米处活动,也常常受到亲鸟攻击。在秦岭地区,6月份可采到满披棕黄色绒羽,并杂以黑褐色横斑的幼鸟;在西藏8月见到的幼鸟体重已达1 500克,除头和下体尚披绒羽外,上体,翅及尾均长出正羽,能作短距离飞行;3月份在广西 山采获的幼鸟,飞羽及肩羽刚长出,全身尚披绒羽;在黑龙江五营林区,5月28日采到一幼鸟,上体已换正羽,但褐色斑纹不明显,下体尚披绒羽。从上列资料,可见我国各地的鵰鸮繁殖时期各不相同。 鵰鸮是珍稀大型鸟类,又嗜食多种鼠类,对人类经济有益。 |
分布信息 | 它遍布大部分欧亚地区,从极北的斯堪的纳维亚,向东通过苏联广大地区,东到萨哈林岛及千岛群岛;亚洲南部的伊朗,印度北部,缅甸北部等地;非洲从萨哈拉大沙漠的南缘,到阿拉伯地区. ; 几遍布全国,从东北的黑龙江、吉林、辽宁、至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河南、浙江、湖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鵰鸮 是分布最广,亚种分化最多的种类,由于它在分布上多少是互相连续,相互代替的,在二个分布区的邻接地区不时发现居间类型,因而存在大量个体变异。由于研究材料欠缺,对它的亚种分化问题,尚难以形成一种权威性意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描述了41个亚种,Peters (1940:113—117)仅承认其中24个;Dementiev et al.(1933, 1934)对鵰鸮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于1951年编写的《苏联鸟类志》中承认了17个亚种;Vaurie (1960)承认16个,其后于1963及1965年经过进一步研究,又承认了20个亚种。根据Vaurie (1965)的意见,分布于我国境内的有7个亚种。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六卷 鸽形目 鹦形目 鹃形目 鸮形目 |